挟明 - 第460章 秦淮醉 灵谷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0章 秦淮醉 灵谷宿
    秦淮河!
    古称淮水,本名“龙藏浦”。
    全长二百二十余里,乃为应天南京区域主河道是也!
    其自古便极具盛名
    相传,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固称就“秦淮”。
    时到三国东吴后期,此处商贩聚拢,已是繁华非常!
    六朝时,又成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
    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可却仍引得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宋至,起再回返复苏之象,成江南一隅文化核心。
    时光飞逝,人世变迁!
    朝代更迭,境转大明!
    十里秦淮也凭得太祖朱元璋定都之优,再创鼎盛景象!
    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美轮美奂,纸醉金迷!
    而置其间,河畔名声在外之酒楼舞榭,数得着的,便主要有醉仙楼、北市楼、集贤楼、鼓腹楼、澹烟楼、鹤鸣楼等余几家。
    这些酒楼哇,初乃俱为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构建,主要用于接揽四方来客,并鼓励酒肆间迭新互为竞争!
    酒楼搭造虽由官方统一督建,不过经营一项,却取民间商贾自主为之!
    如此一来,各家酒肆各办酒食,挂牌招客,竞争激烈!
    有些酒肆为揽显贵,亦还私设专职侑酒歌女。
    久而久之,此一项列,也就成了标配去!
    官家对待酒楼之营生,睁一眼闭一眼,直官吏属从间中饱私囊,亦算不得稀奇事。
    这风化行止嘛,也就愈发猖獗矣!
    事有追回,八月半中秋此夜间!
    时到子时初刻,萧靖川独行身离武英殿,重步出来西华门外!
    可这当刻下,不料刘文炳刘侯,及驸马都尉巩永固两外戚亦竟就蹲守此处,专逮萧靖川是也!
    这会子上,其俩人儿把堵关前,见是萧郎人影儿得现,不消分说,亦无半分相饶之理,左右上去一架,就扯着萧靖川上了马,三人三骑,直奔秦淮醉仙楼去矣!
    只因这入殿前呐,他刘侯已言,今夜醉仙楼摆宴接风,遂后待萧进殿中,其人嘛,便就紧着着人请来巩永固,生怕这萧郎趁夜溜走,此俩货为抓活口,竟就跟在西华门关前,一蹲就是半个来时辰!
    萧靖川原意实是疲累甚去,实不愿再遭得这番折腾!
    但架不住他刘、巩二人盛情啊?!
    无可奈何,亦只好认命听凭安排了!
    再后,便一干又过去一个来时辰!
    丑时到,四更里!
    刘、巩、萧三个,醉仙楼内酒足饭饱,萧亦再消支撑不住,告饶请辞!
    依萧郎之见,毕竟此番归京,乃算外籍武官回京述职之行,晚间歇宿,寻去驿馆旅店胡乱凑合一觉也就是了!
    可酒性上来巩永固,大咧着嗓子,来蛮的,非不应予!
    非要叫他萧靖川于此醉仙楼住下,醉言温香软玉,自有舒坦侍候!
    萧郎对瞧是死活不肯相依,直言无福消受!
    开脱词话,兀自讲说,此般归京是奉旨述回,这刚入南京,便身宿街柳巷,总较不好听!
    这等消息,倘是明日因得什么再飞入言官耳朵里,那还不知道要怎个遭人编排呢.
    自己对那现下仍留置北线的将士们,也是没个交待了!
    心说怎么着,督军回朝,头宿就扎女人裤裆里,这得多叫人寒心呐!
    还好!
    那刘文炳虽亦属灌了个七荤八素,可这脑筋多少还算清醒些!
    见是萧郎有意回宿驿馆旅店,虽亦不相同意,但起码没得巩永固那般浑扯。以他之意思,是嫌驿馆太过简陋,非要邀得萧靖川跟同自己归家,到刘府去住!
    萧靖川还是执意拒绝!
    不得已,其便提来,送他萧郎趁夜赶去灵谷寺!
    言至此处,便亦是有必要略作表叙下此般事派矣!
    这所提灵谷寺呀,实乃明代有名的佛教三大寺之一!
    始建于南梁,享有“天下第一禅林”之美誉。
    太祖朱元璋时,对其亲来赐名“灵谷禅寺”。
    位置嘛,就在皇城以北钟山山脚。
    而如要说来,为何外省朝官进京述职,非就不住旅馆、会馆,偏喜佛道寺庙呢?!
    这里边亦有得一番门道在!
    史载《大明律·兵律五·邮驿》有写:“凡公差人员,出外干办公事,占宿驿舍正厅上房者,笞五十。”
    意为这外省入京之官呐,如贪图居住舒适,霸住旅馆上房,被发现者,打五十大板。
    大明律是严禁官员超标准住宿事的!
    可这到了具体施行之后,日经月久,问题亦就出了来。
    那便是但凡外任官回京,一人独居旅社,又因公事忐忑,总给人一种凄凉无助之感!
    正所谓,“旅馆清尊日复斜,鹧鸪啼处客思家。晚来墙角胭脂雨,落尽山桃满树。”
    所道便就为此般心境是也!
    但是,要外省官进京后,住去自带联谊、结交性质之同乡会馆呢?
    那亦更较在给御史弹劾递送凭据了。
    毕竟,有明以来,自太祖始,就极力严防官员拉帮结派、互相勾结。
    你说你外省官员千里迢迢奔赴京师,已经很是不易,何必再住去会馆里担惊受怕,徒惹是非呢?!
    于是乎,这些外任返京之官,便找了个妥处的法子!
    因是明朝时期,无论北京亦或南京城内,俱到处兴建有大大小小之寺庙禅院。
    这些地方,有时比旅馆数目还要多!
    且与合众想象之“青灯古佛”凄凉景象或有不同,这些寺庙绝大多数规模可观、环境优雅、住宿舒适、素餐可口,居住环境与旅馆、会馆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时,寺庙乃公开场所也!
    任何人都可随便进入,烧香拜佛。
    外省官员入住其间,免了旅店的喧扰、会馆的是非,拒绝了各式迎来送往,就算有同僚前来探望,也可回赠一杯清茶,彰显自己坦荡胸怀,让皇帝十分放心,让御史无话可说!
    既有此般诸多优处,所以自就成了外省官员入京下榻之首选矣!
    何乐而不为呢?!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