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 一千零四十三 像吃米饭一样把南宋吃下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破敌军和陷阵军两支军队加在一起有主力六万人。
    这是本次出战的河南兵团主力。
    除此之外,河南兵团还有作为机动作战力量的兵团直属万人骑兵队加入战斗。
    以及五千人编制的神机营也及时到位,在张越景的指挥下跟随陷阵军一起出征。
    此番南下襄阳,明军一共出动了七万五千人的兵力,比起第一次明宋战争时期的六万军队还要多上一万五千。
    加上能够从南边北上进入襄樊战场的农民军两个师四万人的兵力,明军发起襄樊之战或者说是京湖会战的总兵力超过十万,达到十一万五千人,乃是明国立国以来发动最大规模的战争。
    当然,对于襄樊之地来说,这种规模的军队数量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南宋对襄樊之地的经营确实非常牢固,所以蒙古人攻打襄樊的时候集合了超过明军的兵力,还用了六年时间才攻破襄樊。
    对于如此严密之防御体系,明军如果过于托大,过于自信自己强大的火力,难免在襄樊之地吃到苦头。
    所以苏咏霖很谨慎,直接下令张越景把河南兵团主力出动了。
    又因为河南兵团的游奕军正在淮南之地宋国割让的那片领土上驻扎,所以苏咏霖还准备一旦兵力不够,就调遣燕云兵团和虎贲军南下支援。
    宋军如果出动主力,那么苏咏霖也不会吝啬兵力,他也会出动机动作战的主要兵力,在襄樊之地和南宋打一场战略性质的决战。
    襄樊很重要,重要的不要不要的,南宋必然会倾尽全力救援襄樊,解除襄樊的危机。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在襄樊之地驻军就能撞上南宋的军队主力。
    说不定南宋方面还会为此把川蜀战区的主力拉出来,再把江淮战区的主力也拉过去,一起支援襄樊,力保襄樊不失。
    但是就算真到了那个地步,明军超过十万人的兵力也已经让苏咏霖信心十足,苏咏霖并不认为十万明军不能歼灭宋军的主力。
    哪怕宋军最精锐的川蜀大军加入战局,也不能改变战况。
    这个世界上,没有可以打败十万明军的军事存在。
    苏咏霖可以把话放在这里,这个时代,地球上的任何一支军队和十万明军对抗,不管人数多少,都没有战胜明军的可能。
    苏咏霖对明军的战斗力有足够的信心,加上强大的神机营和新式火器,他有足够的信心在襄樊之地将南宋的国家军队主力消灭掉。
    虽然明国还没有最好准备全面鲸吞南宋,但是从现在开始做准备。
    像是吃一碗米饭一样,一口一口的把名为南宋的这碗米饭吃下肚,多咀嚼几口,说不定比一口气吞下整碗米饭来的要好一些。
    至少,消化起来更容易, 不会增加胃部的负担, 引发消化不良。
    张越景十分清楚苏咏霖的战略目标, 便知道苏咏霖其实并没有指望他们可以快速攻克襄樊,哪怕暂时划归他来指挥的神机营装备了堪称人间杀器的大将军炮。
    张越景听说过神机营的威名,不过对于具体的战斗能力, 他表示还要亲眼看一看才能认定。
    只能说在张越景看来,襄樊之战乃至于京湖会战, 将是一场持续时间很长的战略性质的大战, 是他期待已久的战争。
    并且注定可以获得胜利, 只是说获得胜利的事件会稍微长一点。
    所以这一次开战整个河南行省多年来的战争储蓄将全部派上用场。
    所有人力物力除却黄河工程所需要的,全部向张越景和河南兵团开放。
    为了进一步增强河南兵团的作战持久力, 苏咏霖还下令一直没有什么军事困难的河东行省向河南行省提供军械、粮秣和人力的支持,战争储蓄向河南兵团全面开放,不得藏私。
    另外他还拉起了一支战地医护队向河南行省进发, 准备了数量充足的医者和药材为河南兵团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援。
    等于苏咏霖用两个行省的数年积累和一部分来自中直辖地区的医疗力量为这场战争进行后勤保障。
    耗费可谓是天价。
    按照正常情况来看, 林景春又要掉头发了。
    不过因为之前大革命行动所获取的大量财政收入, 这一次林景春没有对苏咏霖发起京湖会战的事情提出什么异议了。
    看得出来, 他很有钱,有钱到了苏咏霖发起一场会战都能坦然面对的地步了。
    确实, 扫除了食利阶层之后,明国财政收入呈现一个不断上涨的趋势。
    随着时间推移,林景春觉得明国的税收绝对不会再让他感到捉襟见肘, 说不定未来还会有较大规模的财政结余。
    一想到手上有着大笔大笔的存款,林景春就忍不住的感到幸福。
    哪怕这笔钱不属于他, 他也不能随意使用,他却依然感到幸福。
    他喜欢那种荷包鼓鼓的感觉, 喜欢储蓄,喜欢珍藏, 却不喜欢花销。
    说到底,还是曾经穷怕了,有后遗症。
    不过对于苏咏霖来说,财政结余固然好,可是不如做更多的事情,投入更多的钱搞产业升级。
    他把上层建筑改造好了,为的就是让明国的上层建筑不要干扰明国经济基本盘的跃升, 不要阻碍明国的产业升级所带来的阶级跃升途径的拓宽。
    说白了,就是不让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发展。
    明国需要在未来摆脱第一产业主导国民经济的局面,需要打造第二产业用以拉动生产力和内需,打破发展的天花板。
    只有踏入发展第二产业的门槛, 让人们真切的看到第二产业的发展给明国带来的巨大变革,才能真正促使明国走上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
    只靠农业拉动内需和生产力是有限的。
    当旧有的食利阶层被铲除之后解放的属于农业生产单位的生产力被拉升到极致之后,就不能继续做大蛋糕了。
    此时此刻,如果不能找到新的生产力突破点,国家就必然会重新走上内卷之路,然后诞生新的食利阶层。
    历朝历代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然后走进死胡同里,再来一轮轮回。
    苏咏霖可以保证自己活着的时候如果出现这样的苗头,他能立刻下手打压,继续革命,维持现状,但是他不能保证自己死了之后这样的情况还能维持。
    继任者没有他这样强大的个人威望和个人魅力,没办法像他这样统合整个受压迫阶级的力量向压迫者发起决战,扫除食利阶层,维持现有生产力的最大化状态。
    所以到那个时候,情况就会非常严峻。
    留给产业升级的窗口期绝对不会太长,如果因为食利阶层的私心而受到阻碍,使得窗口期关闭,那么留给明国的就是重新走上秦汉第一帝国和隋唐第二帝国时期的老路了。
    那绝不是苏咏霖想要看到的。
    他要的不单单是一统,不单单是国家的安全状态,更重要的是开辟全新的第二产业出来。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