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 第八百九十三章 元代沉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瓷器还需要脱盐,张楠一件都没带走,不过马克-卡拉威同托马斯-雅克布兄弟两个,一人抱着个板条箱离开货船,这里头是那42件金银器和29面各式青铜镜——这些金属器物经过淡水清洗后就不用脱盐,这就带走。
    反正是绝对不会转让的好东西,带身边还能把玩一下,谁让自个喜欢呢。
    唐镜,华夏铜镜制造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工艺高峰,也算张楠上辈子的喜好类藏品之一:在江南地区和工地、挖机手打交道,除了越窑的瓷器,也就是这青铜镜中能找到“一流的出土宝贝”。
    至于其它……
    上档次的品类都不是不多,而是机会太少,渺茫!
    这都是丧葬习俗和地域原因造成的结果,除了青铜镜,江南地区出土其它一流高古青铜器的机会实凤毛麟角。
    工地里挖出顶级青铜镜的可能性倒是挺大,因为从战国开始,江南地区就是顶级青铜镜的出产地之一。
    加上古人本就爱拿青铜镜陪葬,战国、两汉、两晋南北朝一直到唐宋时期,江南地区只要是过得去墓葬内,几乎都会有青铜镜陪葬!
    这个习俗直到现代都有:人去世了,都会有个“招魂袋”会带进棺材里,袋子里边必有一面镜子。当然,现代使用的已经不是青铜镜,换成了玻璃镜。
    不过张楠知道再过些年实行火葬,这个习俗将会慢慢消失,因为等到20多年后所有骨灰盒都必须进统一建设的公墓时,将再也没有地方放这个“招魂袋”。
    有什么条件就玩、倒腾什么古董,青铜镜自然也就成了张楠的收藏爱好之一。
    唐代时候这青铜镜可不便宜,而且这次出水的29面铜镜质量都不错,有几面工艺高超的大直径海兽葡萄镜和瑞花镜。
    “外商采购?
    不,有些看着倒像是外交机构赠与。”
    张楠如此判断。
    这些工艺高超的镜子,对如今的张楠而言已经不算特别稀罕的物品,却适合把玩:上了游艇后,手上拿的是面铸有文字的铜镜。
    关兴权和张楠一道在南阳淘过宝,对当初在火车站搞来的两面唐镜印象深刻,这会看到张楠拿着面铜把玩,顺口问了句:“有什么特别的?”
    还有几面精品,但看张楠似乎特别喜欢这面,略微有点好奇:关兴权两年前就能算半个古董爱好者,暂时没看出这面镜子有什么特别不同的特殊之处。
    张楠一听,把镜子递给关老大,“是面进贡皇室的江心镜,几乎就没出土过,以前我还以为就是个传说。
    大概1200年前有个叫李肇的唐朝官员写过一段文章专门说这种镜子,说是‘扬州旧贡江心镜,五月五日扬子江中所铸也。或言,无有百炼者,或至六、七十炼则已,易破难成。’
    传说级的镜子,原本还以为特别了不得,现在看也就这样,没特别到飞起。”
    是好奇,还以为这镜子能有多特别,现在看着按着自己的审美观念,还不如顶级的海兽葡萄镜或者蟠龙镜。
    关兴权接过来,仔细看了看镜子背面的花纹和铭文,上头有一圈“于扬州扬子江心”的繁体字。
    “百炼,不知道还会以为百炼钢,就是个精铜。”
    说这话的不是张楠,是关老大,看来这几年他在古董这一行上也是很有点长进。
    百炼铜,唐代指的就是精铜,铜的质量高、杂质少,比制造一般铜镜的材质要精益求精。
    不过这会和其它几面铜镜放一块,其实也分不出个材质上的三六九等,或许在它还是金黄色的时候能有分别。
    “大概唐朝人的审美观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大概看着会特别喜欢,谁知道呢。”
    关兴权看到张楠又去把玩其它镜子,顺手就把这面“江心镜”用大面巾纸和报纸重新包裹,套进厚棉布袋子后放回板条箱。
    29面青铜镜,按照张楠的习惯,估计是一面都不会流散,这丫个就是个“整体”,不管是收藏和展出,都会像那42件金银器一样整体处理。
    ……
    货船向西北,游艇航向东北,各自前往目标海域。
    这里属于浅水区,“阳光星辰”号航速才保持12节,远去的“大鲨鱼”号更慢,才10节不到,都是为了保证安全。
    是来打捞沉船的,可不能稀里糊涂把自己给搞沉了!
    个把小时后,游艇减速、停航、抛锚,抵达目标海域。
    菲利普船长离开驾驶室,抵达餐厅后对张楠道:“老板,沉船点就在我们船尾正后边大概30米位置,水深才5米多不到6米,很适合潜水。”
    张楠笑笑,“难得,总算有个我能下去的地方。让人给我准备装备,过会就下水。”
    菲利普一听,看了下表,道:“还有一个多小时就天黑,你看?”
    “就下去看看,那些设备今天就不用搬出来,明天再说。”
    是明天再说,游艇后头还跟着艘小小的作业艇,上头有吸泥泵等设备,摆开场面需要时间:“大鲨鱼”号后头也同样跟着一艘。
    转换锚地距离才十多海里,不用货船把作业艇吊到甲板上转场,自个开着跑就行。
    作业艇靠向游艇后部船舷,也下锚,两艇连接后,上头的四个伙计背着自己的水手袋跳上游艇。
    这是包括维塔-布鲁诺这个潜水队长在内的四名潜水员,其中一个还兼任着设备操作员。
    一名游艇侍者,哦,如今游艇上的大部分侍者也兼任着水手的活,带着四名新上艇的伙计去住舱。
    很快维塔等人穿着条游泳裤就出来了,这边张楠倒是穿上了热带潜水衣,免得被一些有毒海生物稀里糊涂给蛰了。
    交通艇先去附近海域撒了一圈的驱鲨剂,免得那些大家伙给潜水添麻烦。
    四名潜水员和几个熟悉潜水员的保镖拿着鱼枪先下水,然后张楠在关兴权的陪同下入水。适应了一下后,这就往目标点潜游。
    很奇妙,不会游泳,但能潜水。
    30来米,一会就到。
    粘土海底,能见度好得不得了,都能看到几十米外的小鱼游过。
    海床上有露出的几根黑褐色朽木,两名潜水员用手划了划淤泥,让老板能看到沉船的大体外形:上半部已经彻底被海水和时间摧毁,淤泥下的残留船舷大概还有四五米宽,十四五米长。
    这船在沉没前,长度估计还要长出个四五米,宽度也可能有个五六米。
    不过这粘土海床有一点不好,只要一受到干扰,这能见度立马变差。
    一名潜水员大概是有发现,从淤泥里捞出点东西,游过来递给张楠。
    是块瓷片。
    海底没法说话,张楠接过来,透过潜水镜看了看:大约一块香皂盒子大小的弧形瓷片,海水里看到的颜色不算数,很厚。
    拿着瓷片示意了一下,又指了指刚才捞瓷片的位置:潜水员懂了,这是让他再去找找的意思。
    至于张楠,开始往水面游动。
    一出水,交通艇已经在等待,刚才上头值班的伙计是拿着个“潜水观察桶”在注意水下的情况,免得撞了人。
    先把瓷片往艇内一丢,上头的伙计把老板拉上船,张楠气瓶都还没卸,这就先把瓷片找回来仔细看。
    黄白偏白的底,外表面有一段云纹,厚度都快有个一公分。
    纹路是黑色,张楠背朝阳光,免得花了眼。再仔细看了看断口:胎体质地粗,上头有一层物质应该是化妆土,然后再在上边画黑彩后烧制。
    撇了撇嘴,这是自个不熟悉的北方窑口,一下子想不起来是哪个窑。
    说实话,张楠也就精通景德镇、越窑、龙泉等几种南方窑,北方……
    略懂而已,当然,给片钧瓷还是认得出来的。
    手里这片白底黑彩的玩意,脑子里一下子真想不起来是什么窑的,只能大概判定不会早于唐,因为那会似乎还没这样的装饰风格。
    一会后,两名潜水员上来,又递给张楠几片他们刚找到的碎瓷片。
    大部分都有黑彩绘画的残留,而且胎制都挺粗厚。
    还是想不起来,怎么办?
    有办法,货船上还有个高手在!
    自个是玩家,不是博物馆研究员,那个陈江华可能知道。
    一想到这,对着还在水里露着头的维塔道:“不用再找了,先上来。”
    潜水队长再潜下去,很快,所有伙计都浮出水面。
    张楠回到游艇上,只给自己留了一片瓷片,让艇员驾驶着交通艇去十多海里外的货船那边,把东西给陈江华送过去:电台联系是能根据描述知道大概的窑口,但时间不好判定。
    反正不远,就让艇员跑一趟。今晚不用回来了,让驾驶交通艇的艇员明早返回就行。
    冲了个澡,等着吃晚餐。
    这时间才过去大半个小时,船员通知:“大鲨鱼号”电台呼叫。
    不用去驾驶舱,餐厅内就连接安装有通话器。
    “我是张楠,江华?”
    “张先生,你送来的是元代磁州窑的残片,应该是个破损大罐的一部分。”
    一听通话器内的声音,张楠想了下,这才道:“北河邯郸的那个?”
    “对,就是那个磁州窑。年代应该错不了,磁州窑只有元代的瓷罐胎体会这么厚重。”
    “好的,算个好消息,看来我这边找到的是艘元代沉船,希望能有几件元青花。”
    “元代的东西比较少见,希望吧。”
    听着这个陈江华一点也不激动,想想也正常:这会是1990年,元青花还没炒热呢。
    再说元青花就一定很值钱吗?
    不!
    元青花那也是可以分成官府定制的“官窑”和质量、工艺凑合的“民窑”,后者就算到了20几年后,这价值也没高到离谱的程度。
    无论哪个朝代,官窑总是少数。
    张楠又问了下“大鲨鱼号”的情况,那边今天就没打算下水,明天一大早再开工。
    磁州窑值不值钱?
    不好意思,张楠不清楚,上辈子压根不碰、也基本碰不到那个名气挺大的北方窑口。
    不过对于陈江华的年代判断,张楠是信的,原因也简单:因为瓷胎的厚度。
    江华同志说了“只有元代瓷罐的瓷胎会这么厚重”,这个有讲究,自个从桂省横-县搞来的那个元青花人物图罐就非常厚实,而且想起来:据说元代的瓷罐都厚实!
    为啥?
    戏称:蒙古人不是喜欢帐篷嘛,就算入主中原之后,在室内物品摆放上也还是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草原上的那一套。
    瓷罐好,放东西方便,还习惯像在草原上的时候那样席地而放,所以块头可以大一点,不用为了收放到架子上、柜子里而将就着搞得器型偏小。
    厚实好呀,小心碰到、踢到都一下子不会破损,所以元代的瓷罐基本上就是又大又厚实!
    这下就有点盼头了,因为元代沉船发现的并不多,最有名的应该是在1975年,韩国渔民在新安外海域发现一艘沉船,棒子的考古队员从沉船里发掘出了两万多件青瓷和白瓷,其中至少包含了七八个不同的华夏窑口制品。
    还有两千多件金属制品、石制品和紫檀木,以及800万枚、重达28吨的华夏铜钱,当初这一考古成果都震惊了全世界。
    不过似乎那艘沉船上并没有发现后来被炒上天的元青花,就不知道这次这艘沉船里有没有。
    想着费神,干脆不想,明天再说,反正过几天就能知道。
    晚餐都是新鲜食材,今天才从勿里洞岛码头上的货,货船那边也一样有。
    入夜后钓了会鱼,大概海水里还有极少量驱鲨剂残留的影响,鱼儿上钩不多。
    天稀里糊涂开始下雨,八点一过就回舱睡觉,明早天一亮就要早起开工。
    这是打捞沉船,不是朝九晚五上班,早起很重要。
    ……
    第二天才六点多,张楠正在吃早餐,从美国打来个电话,是托马斯。
    “什么,美国国防部想租用我们的C141?”
    听到托马斯说的事,张楠的脑子都有点转不过弯来。
    C-141“举重星”运输机是这会美国空军的主力战略运输机之一,如果没记错,一共造了289架。
    “联合力量”财大气粗,目前已经买了3架二手的C141B型,这不大会影响美军的空运能力吧?
    好吧,很快张楠就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用时方觉少,美国国防部真是突然之间就感觉到手头的战略运输机不够用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