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食用油涨价
08年的奥运会是一场庞大的盛会。
过去的,往后的奥运会,都很难与之相媲美,直到十几年后,还时常被人拿出来对比。
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运动员、媒体记者、观众,就是河西乳业全球化战略的最好契机。
借助奥运会平台宣传一波产品,刘翔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又能拉动一波销售。
目前这点投入是值得的。
…
业务版块的会开完。
九月二日,自然环境修复版块的众人陆续来到了总部。
沙海、青禾、猎鹰、向阳湖,还有苜禾也要参与。
等郭阳走进会议室里时,陆汉斌、包心禹、谢时杰、叶胜、郑旺等人都已经到齐了。
一众人都在把玩着石头。
“今天这果然开的是地主会啊,都玩起观赏石来了,戈壁上那么多,随时可以去捡啊!”
“老包带来的,还挺有意思的。”
郭阳看向包心禹,笑道:“这次不带骆驼,改带石头了?”
“也带了些骆驼干。”包心禹也将三块石头递给了郭阳。
“老板,这是给你的,玛瑙石、碧玉和黄腊,都是玛瑙湖里的特产。”
郭阳观察了片刻,颜色和形状都很有特点,是难得的珍品。
包心禹继续说道:“前段时间干旱,乌拉特出现了蝗虫,幸好无人机发现得早,及时扼制住了。”
“然后地方上,就送了些石头过来,这次刚好就带过来了。”
“行,我收下了。”郭阳坐了下来,“先开会吧,地主们。”
单看面积,说这几人是地主一点也不为过。
沙海115万亩荒漠,青禾200万亩戈壁草原,猎鹰60万亩草原,苜禾30万亩戈壁+100万亩盐碱地+40万亩苜蓿。
加起来就是545万亩,约等于十五分之一个北大荒。
郭阳说道:“一开始这些土地都不是良田,也不是上好的草原和林地。”
“但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成绩是能看得到的,盐碱地变成沃土,沙漠变林地,退化的荒漠和戈壁成了牛羊成群的草原。”
“如今也到了收获果实的时候。”
沙海的肉苁蓉,青禾和猎鹰的牛羊,青禾、沙海、猎鹰、向阳湖、苜禾的旅游资源。
这些都是能变现的方式。
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郭阳也再次和众人梳理了一遍。
每个人都发表了意见。
充足的准备,和这段时间高强度的思考,让郭阳对全产业链驾轻就熟。
每家公司的发展思路,在他的主导下,都很轻松的捋了出来。
青禾依然是走有机路线,牛羊肉、耐贮存的蔬菜、沙棘、鲜食玉米都是其主要产品。
沙海则主攻肉苁蓉、甘草等中药材,辅以红麻、蜂蜜……
猎鹰除了配合河西牧业,还要兼顾普通肉牛肉羊的养殖,目前主要是扩繁,但加工也得早做准备了。
此外,还要联合成立一家旅游公司,开发旗下的旅游资源,包括敦煌西湖以及未来的国家荒漠公园,旅游公司计划寻求上市。
随着一项项进程的安排,陆汉斌忍不住问道:“沙海接下来的生态治理呢?要到敦煌去吗?”
郭阳瞧了瞧陆汉斌黝黑的脸庞,笑道:“做上瘾了啊?”
“让我经营公司业务,我也不太会啊,还是治沙适合我。”
“都要学。”
郭阳沉吟了片刻,说出了今天最重要的决策。
“集团会单独成立一个生态环境治理公司,负责国家荒漠公园的生态修复。”
“主要人员会从苜禾、沙海、猎鹰、青禾进行抽调,但也不会强求,自愿为主。”
如果只是敦煌湿地,有苜禾就够了。
但国家荒漠公园面积太大,涉及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苜禾可能扛不住。
思来想去。
整合集团所有生态修复领域的精兵强将才是正解。
但自然环境修复版块这几年过得都是苦日子,眼看环境变好了,开始见效益了。
这个时候强行调人,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所以,自愿。
陆汉斌没做犹豫,“那算我一個,提前报名。”
郭阳反倒犹豫了,他不知道让陆汉斌长期呆在荒漠地区是不是好事。
人这一辈子除了精神需求,也需要有生活享受,陆汉斌有点太极端了。
“等项目投资协议签下来再谈这些,先回去摸摸底。”
“前期工作,苜禾工程部就能解决。”
陆汉斌点了点头,只要有机会就行。
毕竟,巴丹吉林沙漠的100万亩沙漠工程还没完成,更遑论和金塔连线封锁巴丹吉林。
连续的开会,郭阳也算又完成了一桩心事。
如今的嘉禾,如果往细了分,有二十几个版块。
苜禾、天禾、德农农资、丰凯、东和、河西乳业、河西牧业、全王生物、嘉禾粮油、嘉禾超市;
沙海、青禾、猎鹰、向阳湖;
惠农网、微光(蓝星)、嘉禾国际;
除此之外,现有的生化能源事业部,未来的生态环境修复,酒水饮料,海鲜水产都会单列。
嘉禾营养健康研究院,也可能会衍生出嘉禾食品。
以及各子公司下面,还有一些海外分部。
这样就初步形成了以农林牧渔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集团。
以后外围的一些公司,可以多引入各种合作伙伴,或者上市,形成更深的护城河。
…
船大难掉头。
嘉禾股权集中有劣势,但也有优势,调整起来要更容易一些。
像国粮就不行了。
这时候的国粮也是庞然大物。
从德隆系手中接盘疆省屯河,进入了番茄酱和甜菜加工产业;
控股华润生化、华润酒精和吉林燃料乙醇,进入了燃料乙醇行业;
收购深宝恒,变更为国粮地产,进入了房地产行业;
控股上市公司丰原生化,至此,国粮集团的生物质能源平台成型。
有国企,有民企,有合资,有海外机构,底下的子公司盘根错节,这样的巨头每次改革都像是巨龙翻身。
同时负债率和管理风险也急速上升。
嘉禾的并购没有那么猛,主营业务都是以自身为根基,对外收购只是辅助工具。
虽然慢了点,却很稳。
郭阳认为没必要急,上游动植物品种的优势,传导到下游产品上,还需要一些时间。
但很快他就不这样想了。
……
“老板,近期食用油价格频繁上涨,发改委发来了约谈函,希望保持食用油价格稳定。”
高德的声音传来后,郭阳愣了愣,“大豆不是马上就要秋收了吗?”
高德说道:“原料成本太高了,生以及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一直在上涨,油企利润很低,不得已而涨价。”
“约谈就约谈吧。”郭阳说道:“应该不止嘉禾粮油一家吧?”
高德苦笑道:“嘉禾只是附带的,这次是鲁带的头,金龙鱼和福临门紧随其后。”
“好,我知道了。”
挂断电话后,郭阳让宁小婧搜集相关信息。
不一会儿,就搜罗了一堆。
《羊城日报》、《粮油市场报》、《证券日报》、《国际商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了食用油市场的变化。
“进口成本暴涨,食用油饲机涨价。”
“食用油酝酿新一波涨价。”
“粮价传导:金龙鱼、福临门酝酿提价一成。”
“各省食用油纷纷暴涨,市民闻风抢购。”
了点时间,将一堆资料快速看完,郭阳心里就有了数。
按照惯例,从春节后到八九月份都是食用油消费淡季。
但今年的市场有点邪门。
郭阳还记得,当五六月份他还在粤省时,食用油价格就逆势飙升。
与去年同期涨幅近15%。
各大商超食用油价格步步走高,市民纷纷喊“好贵”。
也是那段时间的涨幅,让嘉禾粮油的大豆加工接近盈亏平衡。
但这次行业龙头又带头涨价了。
涨幅最多的是鲁生油,5升装零售价由80元上调到105元。
金龙鱼和福临门等品牌也上调了10~20%。
嘉禾也跟随上调了一点。
上涨原因是生、大豆、油菜籽等原料成本上涨。
按理说涨价是好事,符合嘉禾如今在期货市场的策略,大豆加工也逐渐盈利。
都在赚钱啊!
郭阳却不怎么高兴。
“手上没有话语权,不仅没有参与感,还是案板上的鱼肉。”
益海嘉里、国粮、鲁三者合计占据了六七成。
益海嘉里和国粮由合作创立金龙鱼到如今分手对立,双方本就互相纠缠不清。
adm和益海嘉里合资的益海集团参股了鲁。
三者看似是鲁由于生原料大幅上涨而提价,金龙鱼和福临门等品牌跟进。
说不定背后就有串联。
食用油定价权已然旁落。
……
郭阳在心里沉思了会儿。
生、大豆等原料成本上涨是市场行为,终端不涨价就活不下去。
调控的手段也有,既然还没秋收,国储粮抛储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平抑粮油价格。
但再一次选择了约谈?
具体的目的耐人寻味,郭阳不得而知。
如果只是约谈,对企业并没有什么影响。
事实也如郭阳所预料。
接下来两天,益海嘉里、国粮、鲁、嘉禾等企业相继被约谈。
但几个月前就约谈了一次,答应的好好的,最后价格不也同样在一路上涨。
这次几家企业都没同意。
就在事后,郭阳甚至看到了一篇报道:纸上谈兵难以阻止价格上涨。
就直接硬怼。“食用油涨价需要约谈企业,那怎么不去约谈‘三桶油’?”
媒体上议论纷纷。
“跨国粮商呼风唤雨,食用油涨声四起。”
“谁在背后推动食用油价格上涨?”
“食用油暴涨背后,外资操控定价权?”
经历了04年那次风波,国内不乏专业人士,对国内大豆行业的分析很彻底。
四大粮商早就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国内97家大型油脂加工厂,过半数都有外资控股或入股的身影。
而进口大豆有85%的贸易量都掌握在四大粮商手里。
原料在国外,加工在国内,这让人怎么打?
在专业人士的分析里,食用油上涨的原因,还是原料、加工与供应被别人控制了。
“金龙鱼等下游的品牌,赚得都是辛苦钱。”
“国际粮商压榨企业的利润一个比一个低。”
“终端涨价并没有带动种植端收益上涨,利润全在贸易上。”
一些言论引起了社会上的关注,大众也关注到了食用油价格的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国储粮行动了起来。
先是投放10万吨菜籽油进入市场,但效果不理想,给人的感觉底气不足。
随后,又再次宣布以30万吨国储油投入市场平抑价格。
仿佛在说:“尽管放马过来。”
这般姿态给郭阳都给逗乐了。
“这操盘有点东西。”
市场也有了正反馈,食用油价格趋稳,不过倒没怎么下跌。
但媒体们依然在关注着。
这次分析起了粮食贸易。
和国粮不同,国储粮的经济实力较弱,连华夏500强都不是,但官方色彩更浓,承担着主要的调控任务和责任。
通常来说,,国储粮不涉及制造产品,只涉及粮食的购、销、存。
仓储方面全世界首屈一指。
但面粉、大米加工、大豆压榨、玉米加工几乎都没有。
有媒体发文称:
“国储粮硬件设施是一流的,整体经济实力虽然同国粮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但在粮食流通领域,特别是粮食收购、储存、销售领域处在国内首位。”
“但几大跨国粮商加快在全球范围配置粮油生产、加工、贸易资源,在占据了我国油脂料领域大部分市场份额后,开始拓展国内粮食贸易业务,更深层次涉足我国粮食领域。正在推动我国粮食流通格局的调整。”
……
“国储粮该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项目组的杨恒和祁子华,在汇报工作时,向郭阳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挑战?”郭阳轻笑道,“不要被媒体带偏了,风险确实有,但也没那么严重。”
“国储粮的仓储里,存放着多少粮食,还没人知道。”
“那大豆呢?”杨恒问道:“今年国产大豆的产量按理说还可以。”
大豆补贴政策的制定过程,杨恒代表嘉禾参与了。
直接的粮食补贴肯定会带动大豆种质的积极性。
何况还有沿海盐碱地,以及西北干旱区的大豆在嘉禾的带动下,种植面积也在快速增加。
所以杨恒预测国产大豆今年的产量应该还不错,但市场仿佛对此视而不见。
郭阳笑了笑,说道:“这就和国际粮食全球化的全产业链布局有关了。”
全产业链,这个词近段时间在嘉禾频频被提及,但涉及到全球,鲜有人能说透。
“你们知道它们的操作手法和流程吗?”
杨恒和祁子文摇了摇头。
郭阳说道:“其实逻辑不难。”
“国际粮商早已控制了南北美的大豆产业链,控制着全球70%以上的大豆货源,掌控了全球大豆贸易。”
“而此前,跨国粮商在国内的一番操作,最终形成了原料在国外,加工在国内的布局。”
“这些粮商将大豆低价卖给旗下的贸易公司,而贸易公司注册地一般在维尔京、新加坡等避税天堂。”
“随后再将大豆高价卖出,将生产与加工环节的利润转移到贸易环节。”
“而在此过程中,避税自然可以轻易做到。”
“这样,国际粮商一方面将生产利润进行转移,规避了大豆出口国的税;另一方面,将加工利润也进行了转移,规避了大豆进口国的税。”
“因此,表面上外资压榨企业压榨利润都不高,实际上是已通过其全球产业链,将利润进行了转移。”
一番分析,让杨恒和祁子文两人听得入神。
这下通透了!
但也不对啊。
杨恒问道:“那今年为什么又要频繁提价?这不是给其它加工企业活路吗?”
“都想多赚点钱啊!”郭阳笑道:“这是顺应国际形势,等过了这段时间,再来次大降价,新建的加工厂又要倒闭一批。”
两人不寒而栗。
想起前几年的大豆,那就是跨国粮商大量进口低价大豆引起的。
实际上,郭阳还有个最形象的例子没说。
不过是十几年后的金龙鱼,一年的营收高达2500亿元,比茅台还高出1000亿元。
但某鱼净利润率仅有1.13%。
表面上看确实不赚钱。
…
“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从大豆原料入手是最根本的方法。”
杨恒和祁子文两人已反应过来。
这就是嘉禾正在做的事情,改良盐碱地,培育高产大豆种子。
如果国内大豆能自给,跨国粮商的一切招数都将是无用功。
杨恒说道:“之所以市场还没有反应,一是产量依然有缺口,二是还需要时间反应。”
郭阳笑道:“这段时间,各个主要大豆产区应该多了不少调研的人。”
“走吧,卢局长在等着了,一起去看看大豆的长势。”
…
金塔西北。
盐碱地大豆基地里。
即将成熟的连片大豆棵棵挺拔,硕果累累,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豆荚映入眼帘。
谁能想到,一年以前,如今这片绿油油的底色下曾经是斑白的盐碱地。
经历了冬春两季翻耕,播下的天豆7号(西北干旱区大豆种子)茁壮成长。
“产量不好预估,以前周边都没人种过大豆,西北种大豆的都少。”
地里,农林局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如是说道。
“但看这样子,产量就低不了,怎么也得有400斤吧?”
郭阳说道:“400斤?最低目标是550斤,往高了突破600斤也是大有希望。”
“600斤,能有那么高吗?”
“品种审定里不是写了,亩产550~650斤。”
一旁,市农林局的卢艺林忍不住问道:“试验田和大田应该有差距吧?”
“600斤只是中间值。”郭阳笑道:“看这豆荚情况,是没有问题的。”
肉眼预估,确实很有难度。
不过通过数单株的豆荚数量,结合掌握的干粒重数量,很容易就能估出结果。
何况参考产量是种子商店给的,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很精准的。
郭阳又询问了一些耗水耗肥的数据,表现都很不错。
“小祁,拔一株大豆,看看根系和土壤。”
“好叻。”
才毕业的小伙子活力十足,迅速的沿着根部拔出了大豆植株。
主根发达较长,深入地下,侧根则较为密集。
接种了根瘤菌的大豆根系上布满了球形的肿瘤,给植株提供了丰富的氮肥。
但最让人讶异的还是土壤变得松软疏松,盐碱特征消失极其明显。
农林局一行人都看傻眼了。
卢艺林当场就拍板道:“如果亩产真能达到600斤,市里所有的盐碱耕地都值得推广天豆7号。”
“亩产600斤,又能改善盐碱地,这完全值得。”
“金塔还有50多万亩盐碱耕地,这下老百姓又多了个轮作选择。”
盐碱耕地别说是制种了,种普通粮食都很难丰收。
种苜蓿呢?
苜禾1号种子又贵又稀缺,也普遍缺乏灌溉条件,如今面积多了,效益也在下滑。
郭阳笑道:“再等十来天就有结果了。”
…
疆省,喀什,泽普。
基地总经理沈志也在大豆基地里,抽查着豆荚、土壤等情况。
等他巡视完一圈回到驻地,已经是晚上九点过,这时才有日落的踪迹。
但他已经习惯了这种长日照的生活作息。
“沈总,总部送的啤酒今天到了,已经冻好了,就等你们回来开饭了。”
“噢?”沈志眼前一亮,自产的海鲜,因为靠得近,随时能吃到。
但嘉禾啤酒,听人吹嘘了无数次,早就心痒难耐,沈志跟着上了桌。
一口啤酒下肚,啤酒特有的芳香和苦味传来。
“爽啊!”
“大豆长势好吧?”有人问道。
“嗯,挺不错。”沈志又接着喝了一口,说道:“第一季能种成这样,超出了我的想象。”
“是啊,就入冬和开春深耕了两次,盐碱程度基本没减轻,能有这种收获,很了不起了。”
“沈总,种完大豆种什么?”
沈志说道:“秸秆还田,施牛羊粪腐熟,休耕。”
“休耕?”
“老板同意了的。”沈志笑道:“施完肥,就可以提前放假回家了,明年再来。”
“真的?”
“卧艹,这不是得玩几个月?”
“你要想去捡也可以。”
吃了饭,沈志整理了下记录的数据,编辑好信息,随即发给了老板。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