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新产能的爆发
“周先生,你们的战斗卓有成效,有力的支撑着亚太战局的向好发展,作为战区的参谋长,我本人希望八路这边的实力增长更加快速、有力!能够在华北乃至北边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周先生看看我们能帮助你们做些什么。
物资支援方面我们现在能做的不多,对于庞大的八路来说,几架次的军需物资只是锦上添,无法起到关键性作用,如果在技术方面我们可以为你们现阶段实力提升起作用,请周先生不必客气。”
史将军诚恳的对周先生说道。
史将军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军事家,在看到了八路这边的潜力后,开始真正为这个北方抗击小鬼子的主力部队进行考虑。
现在对他们提供大批量的物资援助是不太现实的,现在小鬼子联合舰队虽然残废了,但是从南洋到小日子的沿海,小鬼子都有陆航马鹿配合联合舰队在护航。
盟军南洋特混舰队虽然实力在不断补充增强,一直是小鬼子南洋海域心腹之患,但是要通过海洋方面在南海方面向内地运输货物仍然是高风险。
货运目前仍然得通过印度洋方面跨越喜马拉雅山空运,这样对于八路的物资补给有着非常大的桎梏,何况还要同果脯当局扯皮。
物资方面没法调整。
所以史将军转了一个方向,考虑到边区的生产能力在他的帮助下成长非常快速,当这次战果通报后,史将军主动提出来边区需要什么急需的技术支持。
“史将军,感谢伱对我们的支持和肯定,我们当然会一如既往打击小鬼子,让他们尽可能多消灭在北方,考虑到我们当前的需要,部队在大规模应用火炮后,对于交通运输的需求更加迫切,现在我们开始在营连一级配置大量的迫击炮,边区现在生产出来的g506卡车,对于晋地乃至北方山地的适应性并不好,我们没有太多真正的公路可以行驶这种大车,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希望贵方提供一种吉普车生产技术,我们生产大批的小型化山地越野吉普车,来为基层部队的机动提供帮助。”八办主任有些喜出望外的说道。
(经典威利斯ma)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希望是威利斯ma这款车,在山地运动作战方面,可以大幅度提升我们基层部队的炮兵机动能力,特别是提升炮弹的运载量,增强我们作战炮火持续性。
史将军,你知道我们的部队现在基本上还是纯步兵为主,炮兵只有少数的轻便型火炮,如果有可能的话”
他这个不是随口说的,这是任重给叶参谋提出来的需要获取的技术名单上面比较靠前的。
大力王和胜利i型本质上是拖拉机的底子,虽然能用,但是距离高度机动灵活的汽车那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
所以汽车方面,任重除了卡车外,特别需要一款小型化的越野车来补充,现在的f1皮卡虽然在研发中,但是这款其实并不是任重理想的战场小伙伴。
真正在战场纵横的,是流氓鹰满地跑的吉普车,相对来说,成熟的威利斯吉普车现阶段肯定比任重现在开发的f1皮卡强。
现在华北的战场上,无论是山区还是平原,公路的路面不用考虑,都很烂,如果说增强八路在山区道路的交通能力,最好的是全地形车,但是现在开发全地形车难度可不低,暂时没有这个能力。
结合边区已经可以量产g506卡车的实际情况,如果能拿到一款吉普车,那肯定是最好的。
“周先生,你的想法很有建设性,我会尽力去争取的,说起来,我们的威利斯吉普车确实非常适合在华北战场的使用。”
在援助资源无法大量运抵在华北战区的情况下,史将军觉得提供必要的技术援助,是当下一个比较好的提升八路实力的方法。
要知道华北和东北还有百万的小鬼子大军,如果放任不管,哪怕是南下四五十万,对于盟军来说都是一种灾难。
血战太平洋的美军虽然海空军方面开始在大洋占据上风,但是在岛屿的激战中,流氓鹰的陆战队可是吃尽苦头,每一个岛屿都是血肉堆出来的。
所以华北这边八路能多消灭一个小鬼子,可能太平洋上的流氓鹰就少牺牲一个小伙子。
叶参谋把这个消息传给了任重这边,让任重做好接受资料的准备,这次史将军主动为边区提供技术帮助,威利斯吉普车技术也不算太敏感,周先生估计问题不大,只不过要跨越大洋把技术工艺设计资料传递过来,恐怕还是要一些时间。
任重这边收到消息,简直是一个意外惊喜。
要知道这款车后续可是很有发展空间的,如果经过迭代进入民用,恐怕未来三十年都将会是大陆上最流行的一款汽车了。
在道路没有大规模实现混凝土或者沥青路面前,吉普车的通行能力将会是人们刚需,威利斯进入大陆将会把212的历史地位提前替代,要知道这可是一款生命周期高达半个多世纪的神车,累计产量超过了120万!这是汽车根本没有普及的时代啊。
喜滋滋的等着收史将军的大礼包。任重继续关注战后各方面的情报反馈后,才几天的功夫,这方面的消息基本都消失不见了,好像到处都风平浪静,华北方面军控制的舆论在轻描淡写自己的伤残,掩盖惨败的现实;
而在果脯的大后方,更是压制着不让八路的新一轮胜利成为热点,以免让国人通过对比,被看出自己太拉跨。
仿佛这只是一个小战斗一样,让消息快速变成过去式,不过这次正中任重下怀,他终于松了一口气,小鬼子短期内看来是不得拼命了。
任重做出了判断后,同叶参谋再度会谈,正式要求把这三大新基地的建设提速。
八路三大根据地实现总动员!把当地几乎所有青壮年动员起来开始大搞建设。
首当其冲的就是小水电、小火电和矿山、工厂的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地高达百万以上的青壮年几乎全部被动员起来,在边区派出的上千技术人员和杨村、河源培养出来的数百名技术人员帮助下,采取了李云龙当年无师自通创造三班倒方式昼夜不停施工建设。
为了尽快获得产能,很多基础设施的设计更加简化,设计的寿命已经不考虑十年以上长久运行,在任重看来,这些就是临时性三五年运行的过渡设施,所以简化了很多的在延长寿命方面的设计考虑,取消了不少中间环节。
在任重看来,过了三五年,晋地的情况会大变样,未来几年大部分基础设施都是要搬迁到城里建设的,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任重把当初杨村建设的一些简易方案拿出来,这些土法上马措施进行多次优化后,几乎达到了这种简易生产模式的巅峰状态,直接在矿产区遍地开。
这些在主世界早已经被淘汰的土高炉,由于建设速度快,出粗铁效率也可以,烧煤炼焦两不误,这批快速上马的钢铁产能中,土高炉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在铁矿厂区一座接着一座海量建设。
任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快速堆出来日产3千吨以上的新产能,实现年产钢铁超过百万吨的目标。
现在军工的产能提升很快,就堆出来日产几千吨粗铁的新产能,为土法平炉和新式电炉炼钢提供了充沛的原材料。
钢铁的消耗在坦克问世后,将会急剧上升,m3斯图亚特十多吨,t-34坦克要30多吨,按照任重的计划,坦克工厂将会大量提升产能,m3斯图亚特这款月产能最少要提高到500辆起步。
t-34坦克方面,也要提升到100辆的水平上。
对于m3斯图亚特坦克,未来的产能将会分布在边区、吕梁、五台和太行太岳分成五大分厂建设。
核心的设备从边区生产,但是车身和装配方面都放到分厂去生产,这样才能生产即装备的目的,不用从边区还要费劲功夫运输到前线。
坦克中最难做的是通讯产品和那根炮管,哪怕发动机部分都可以把技术扩散出去,新型炮钢的生产对于边区来说也就是黎明研究所直属钢铁厂实现了量产和炮管加工,也就是说未来边区将主要把通讯部分和炮管生产出来,然后运输到其它几个坦克分厂完成组装。
这样一来,仅仅是坦克这边消耗的钢铁数量,一个月就是上万吨;
汽车那边,大力王和胜利i型别看军用不堪大用,但是在目前山区运输和未来民用方面将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每个根据地至少要建设一个月产上千辆的汽车工厂,不仅仅生产这俩种,g506和威利斯吉普车也要大量生产,总产能将会超过3000辆以上,这又是每个月几千吨的消耗。
加上大规模工厂、水电、火电这些建设需要,对于钢铁的需求,每个月没有十万吨还真支撑不住了。
当然这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大规划,任重这边绘制蓝图后,下面的人去实现它。
现在的窑洞学院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中,一年制、俩年制的专业技术课程班,和三年制的高端研究人员培训班形成了从技工到本科专业的覆盖。
人才也在源源不断开始输出到工厂去担任主要技术工种。
随着工厂的铺开,技术人才的进一步短缺,窑洞学院那边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扩招,从各个根据地优选年轻人送到窑洞学院后,很快就要形成上万人的庞大学院。
由于规模过大,黎明研究所周边已经放不下这么多的人员,这些新招收的人员被放到了边区首府建设的分校中。由窑洞学院派遣老师出来教学,现在边区同黎明研究所公路变成了三车道的大路,已经实现了一小时交通圈,确保了俩地一体化。
与此同时,早期在杨村、河源开办的学校现在继续开办起来,只不过转变成为技工学校,依托当地工厂工学一体化,为太行和太岳工厂甚至兄弟根据地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工人培养,配合工业化扩张进程,任重早有准备,这才不会在新一波产能扩张中顾此失彼。
第二更,求票票!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