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后记三十一·新闻学的魅力
在无数学者眼里,那台天平的魅力,超出大长公主一百倍。
他们根本不关心公主在干啥,有人转身回去继续摆弄天平,有人围着谢衍询问是否有图纸,还有人彼此讨论着接下来做什么实验。
大长公主完全被晾在那里。
她也不觉得受到冷落,干脆走到听众席坐下,让侍女重新给她梳发挽髻,把那些摘下来的首饰重新戴好。
除了梳头的侍女在认真做事,其余侍女全都在偷看谢衍。她们目睹了刚才的大场面,虽然不清楚谢衍具体有多牛逼,但不妨碍她们欣赏小谢学士的英俊潇洒。
其中一个叫青鸾的侍女,是大长公主的绝对心腹,曾跟大长公主一起被抓去雍王府软禁。
她俯身凑到大长公主耳边:“殿下,你真把头发送给他了啊?”
大长公主的脸颊发热,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是他自己拿去的。这个小家伙啥也不懂,脑子里缺了一根弦,做出什么事来都很正常。”
青鸾捂嘴偷笑。
大长公主正在被人服侍着梳头,脑袋不方便转动,于是斜乜青鸾一眼,警告这位侍女放正经点。
青鸾立即昂首挺胸,换上一副严肃表情,嘴角却不自觉的翘起。
门外那些太学生跟大佬们插不上话,干脆跑去呼朋唤友。
隔壁几个厅也在做学术报告,门窗之外趴着不少学生旁听。正听得全神贯注的时候,忽然旁边就传来议论声。
“快过去看,谢学士那边出大事了!”
“他验证分子说了?”
“没有当场验证,但也差不多。他造出一台天平,精确到毫后面三位数。”
“那不就是0.001毫?”
“何止呢!我听说他还用大长公主的头发来称重,称出来一缕秀发为0.615毫!”
“假的吧?”
“不会有假。老会长当众给他作揖致谢,还有好多翡翠学士、玫瑰学士和芙蓉学士也给他作揖行礼。我当时都看傻了!”
“你没有胡说八道?”
“这种事情我敢瞎编吗?”
“走走走,快去看看。”
“……”
从附近赶来看热闹的太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又不敢过去打扰,只能隔着一两丈距离窃窃私语,顺便偷听大佬们在讨论什么。
就连一些文科生都跑来了,他们此前在听一场史学报告会。
有个文科生非常纳闷儿:“一台天平而已,值得这么轰动吗?”
当即就有理科生给他科普:“你知道天文望远镜吧?”
文科生点头:“知道啊,我还用天文望远镜看过月亮。”
“谢学士这台天平,就跟当初的望远镜一样重要。没有天文望远镜,就无法更直观的观测天体。又像搞医学的,没有显微镜观测菌虫。今后深入研究物理化学的,很多都要借助这台仪器。”
“谢学士看起来很年轻啊。”
“听说刚满十七岁。”
“端的风流潇洒!这个月我们有一场文会,定要邀请谢学士参加。”
“别做白日梦了。人家不知道会接受多少邀请,哪有闲工夫参加你们的文会?谢学士是理科的!”
又一个文科太学生问:“刚才听谁说什么大长公主的青丝?”
“就是天平拿出来,谢学士找不到合适的称量物,大长公主抽钗解髻,剪下一缕秀发给谢学士称量。那缕秀发,重0.615毫。”
“青丝称毫,这般风雅,真乃学界一场佳话!就仿佛谢学士提笔欲就名篇,大长公主亲自为其研墨铺纸。”
“哈哈,还是你们文科生会讲话。”
皇家学会有一位总会长、三位副总会长,下面又有许多分会长、副分会长。
在老会长平时不管事儿的情况下,真正总揽学会事务的副总会长叫吕概。他此刻没有参加任何一场报告会,而是在太学校长办公室里聊天。
北宋之时,太学校长没有正式官名,一般是派遣某位朝官去兼管,称作“管勾太学公事”。其副手为“同管勾太学公事”,临时暂代的为“权管勾太学公事”。
现在的大明有专职校长,官名为“某某太学知事”,其副手为“某某太学同知”。
洛阳太学知事叫彭涣之,他正在跟皇家学会副总会长吕概聊天,商量让外地进京的学者给洛阳太学生多搞几场讲座。
“砰砰砰!”
敲门声响起,而且声音有点急促。
“进来。”彭涣之喊道。
专管学校规章制度的太学正走进来:“出大事了!谢衍学士拿出一台天平,精度可达毫以后的三位数。老会长和诸多学士,当场向谢学士作揖致敬。”
彭涣之和吕概对视一眼,俱看到对方的震惊之色。
他们蹭的站起,快步朝外面走去。
彭涣之一边加快脚步,一边问道:“那台天平可验证过了?”
太学正是一个纯文科学者,这些年甚至连学术都不搞了,一心一意做教育系统的官僚。
他也说不明白天平的情况,反而更关注风流雅事,添油加醋的说道:“大长公主抽钗解髻,截下一缕青丝放入天平,对谢学士说:君可量其轻重乎?谢学士言,此事易耳。当即便称得公主一缕秀发为0.615毫。”
“还有这种事?”彭涣之和吕概同时停下脚步。
太学正说:“千真万确,此事已被学生们疯传,大长公主还留在那里没走呢。”
看吧,宣传效果就这么出来了。
如果谢衍不用公主秀发来称重,天平事件很可能局限于学术圈内传播,然后再一点点的向外扩散。有了公主青丝,瞬间噱头十足,估计几天时间就能传遍洛阳城,而且还会演变出各种各样的版本。
《大明旬报》的记者韩诚一,此刻也在朝着新闻现场疾走。
如此盛大的全国学术活动,《大明旬报》自然是要关注的,而且还会在报纸的文教版专版报道。
他一直发愁没有趣味性,大多数的普通人,根本看不明白学术内容,这会导致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很弱。
现在终于不用愁了。
刚满十七岁的少年学士,大长公主的青丝称毫,还有可以验证太祖学说的划时代天平。这篇文章只要写出来,普通读者肯定反应热烈。
韩诚一的速度比两位领导更快,他赶到现场的时候,谢衍已经把天平图纸拿出来,一大堆学者正围着图纸啧啧称奇。
他发现大佬们正在聊专业内容,于是跑去采访附近看热闹的太学生。
表明自己的身份之后,韩诚一问道:“哪位郎君亲眼看到当时发生了什么?”
“我!”
一个太学生自告奋勇的站出来:“我当时就趴在门外,离讲台最近。我听到谢学士讲解天平的结构和用法。”
韩诚一诱导性采访道:“可曾称量了大长公主的青丝?”
“称了,称了,”那太学生说道,“似是谢学士主动索要,大长公主初时不愿,后来又答应了。”
另一个太学生立即插话:“胡说八道。明明是大长公主截下青丝,以此考验谢学士的天平。”
“你当时在哪里?有我离得讲台那么近吗?”
“我在窗户那边。”
“那你就离得更远。我都听不太清楚,你生了一双顺风耳不成?”
“大家都这么说,是公主截发问秤的。”
“他们在瞎说!”
“对对对,我们都在瞎说,就你一个明白人。”
“……”
越来越多太学生加入争吵,而且各种添油加醋。
韩诚一不辨真伪,全部用笔速记下来。
写了一阵,他不管还在吵架的学生们,绕过门口的学者往里面看,发现大长公主和侍女还没走。
讲台那边,一直围着学者,轮流操作天平尝鲜。
已经没人维持会场秩序了,韩诚一闪身入内,来到公主身前作揖:“《大明旬报》韩诚一,拜见大长公主殿下!”
大长公主点头回礼。
韩诚一问道:“青丝称毫之事,能否见诸报端?”
大长公主的表情平静如水:“不要乱写,如实即可。”
韩诚一又问:“可是公主抽钗解髻……”
大长公主愠怒道:“难道是他帮我解的不成?”
韩诚一尴尬微笑,不敢再多问什么。
他脑子里正在思考如何下笔,既把青丝事件写得浪漫风雅,又不脱离实际而惹怒了公主。
最好是寥寥数语带过,却又让人浮想联翩,似乎啥都没写,又似乎啥都写了。
这个非常考验笔力!
大长公主发现自己被学者们晾了许久,而且莫名其妙变成八卦中心,干脆带着侍女们扬长而去。
一路上遇到许多太学师生,他们对公主行礼的时候,全都报以探究的眼神。
这种眼神,让大长公主有些气恼,却又生出一种说不清的异样情绪。
她急匆匆的赶去马车那边,上车之后,下意识的去摸头发,很快反应过来头发已经挽成髻了,根本摸不到被截取了一缕的地方。
年龄还是相差太悬殊了啊。
自己已经24岁了,小谢学士才刚满17岁。
那么重大的科学发明,小谢学士的等级还会提升吧,至少也是一个芙蓉学士。
17岁的芙蓉学士,大明开国以来头一遭。
他不会嫌弃我太老吧?
而且我还结过婚。
他真的愿意为我放弃仕途吗?
大长公主越想越纠结,有一种想抓牢什么,却又始终握不住的无力感。
大长公主不敢再求谁赐婚,但思来想去也没啥好办法。她问唯一能坐进车厢的侍女:“青鸾,你说送什么礼物,会显得有诚意而不唐突?”
青鸾捂嘴偷笑。
“快别笑了!”大长公主恼道。
青鸾说:“不如给小谢学士写信,请教他的分子论。他那篇论文,不是被很多人质疑吗?肯定是期待被认同的。有了第一封信,就会有第二封,来回几封信不就熟悉起来了?”
大长公主点头赞许:“记你一功。”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