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 第1164章 后记二十做了碧玉学士要装个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4章 后记二十·做了碧玉学士要装个逼
    谢衍这两三个月在干啥?
    一是写论文,二是造天平,三是交笔友。
    几篇论文,全都跟天平有关,但又故意分开写,甚至目前只寄出了一篇。
    之所以这样做,当然是为了保险。
    他又不傻!
    研发天平的速度很慢,因为谢衍制造的天平,比聂岐那个要高端得多。研发期间,需要不断调试,甚至还请来一个微雕工匠刻尺度。
    笔友暂时只交了六个,更多写给他的交友信还在路上。
    其中就包括洛阳那个聂岐,两人书信来往,聊得还挺不错。字里行间,聂岐想套取更多消息,谢衍趁机把对方当成工具人。
    谢衍称自己从小就喜欢数理化,但受父兄影响选择了文科,私底下一直在努力自学。对于发现阻尼现象,他也是一通胡编,反正有各种名人故事可抄。
    这些信息,都通过聂岐、朱世镕等笔友传播出去。
    造势嘛,谁还不会啊?
    当谢衍写的各种小作文,寄到洛阳、开封之后,两京学术圈很快就对他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形象特别丰满。
    一个出身于河北士绅家庭的少年,从小缺乏研究自然科学的环境。在父兄的要求下,只能被迫选择文科,但却不能浇灭他追求真理的热情。
    在年复一年的勤奋自学之下,这个少年终于展露惊人天赋,对数理化的尖端领域都有了极深造诣。
    当然,整个过程都有谢以勤帮忙出主意。
    他们拿到那期物理学刊之后,谢以勤仔细分析聂岐的论文和书信,对儿子说:“这个人心术不良,把你当梯子踩,还让你以为那都是恩情。”
    “挺恶心的。”谢衍评价道。
    谢以勤问:“他先搞出阻尼天平,对你有多大的影响?”
    谢衍摇头:“没什么影响,思路都不一样。他那种长臂天平,已经走到尽头了。我走的是另一条康庄大道,才刚刚起步而已。”
    “那就没必要跟他翻脸,这种人也是可以合作的,但要记住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谢以勤叮嘱道。
    谢衍问道:“皇家学会邀请我明年去洛阳,到时候该注意些什么?”
    谢以勤仔细思考之后说:“我给你大哥写信,让他提前去洛阳住下,再派几个人一路护送你。到了洛阳之后,遇到事情你先跟兄长商量。”
    谢衍的大哥二十三岁,已经考上秀才,明年秋天要参加乡试。
    年龄虽然也不大,但性格极为沉稳。外公退休归乡还健在的时候,大哥在外公家里住了三年,听说学了许多为人处世之道。
    ……
    冬天,谢衍的天平终于制造成功。
    他在家里都快憋疯了,整天吃饭睡觉都在思考天平相关问题。
    趁着还没下雪,他想出去走走。
    “把玉佩戴上!”王贻彤把儿子叫住。
    这块玉佩,主体图案为白泽神兽,是象征皇家学会会员身份的腰牌。
    一共分为五级,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最低级腰牌使用彩色玻璃。
    邮寄给谢衍的是二级腰牌,材料为碧绿色的岫玉。
    玉佩戴好,王贻彤退后两步观察,越看越觉得儿子气度非凡。
    谢婉已经听母亲说过,佩戴这种腰牌的都是大学者。她盯着腰牌看了又看,拍手欢笑:“六哥真威风。我在学校跟老师说,哥哥是学会会员,她们都尊重得很。同学们也很羡慕,想来家里看看六哥长啥样。还有几个年龄大些的学姐,偷问我六哥有没有婚约。”
    王贻彤笑道:“你六哥前途无量,却非寻常人家配得上的。”
    “那六哥是要娶公主吗?还是娶首相家的小娘子?”谢婉天真无邪的问道。
    王贻彤也是特别敢想,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娶公主太麻烦了,也不晓得首相有没有孙女。”
    谢衍站在原地藏拙傻笑,不愿参与这种女人家的话题。
    母女俩把谢衍收拾打扮一通,终于放他出门。
    二哥谢堪等待许久,马车早已备好,王昇和几个仆从也要跟着。
    谢堪扫了一眼玉佩,露出羡慕的眼神:“十六岁的碧玉学士,大明开国以来你是第二个。”
    谢衍惊讶道:“前面还有一个?”
    谢堪点头说:“三十多年前,有个叫张沛的神童,全然不学四书六经,也不学什么物理化学。他别的什么都不学,只是痴迷数学一道。十四岁就发表数学论文,十五岁被特招进洛阳太学。仅一年时间,就学术成果斐然,十六岁被授予碧玉学士。”
    “三十多年前的神童,现在应该还活着吧?”谢衍问道。
    谢堪叹息说:“二十岁时就暴毙了,天妒英才啊。他一天到晚都在研究数学,把家里安排的婚事全推掉了,经常因为一个难题而彻夜不眠。听说此人是累死的,你应当引以为戒啊。”
    谢衍用食指挠挠额头。
    过劳死啊,这个我有经验。
    兄弟俩登上马车,谢堪故意让车夫走东南城区。
    来到文教区,谢堪对弟弟说:“下车走走,莫要锦衣夜行。”“啥?”
    谢衍没听明白,稀里糊涂被拖下车。
    今天是旬休日,跑来文教区逛街的挺多,而且这边的路人识字率很高。
    谢堪昂首挺胸带着弟弟前行,但很快他就失望了。
    因为根本无人关注弟弟的玉佩!
    就算有人过来作揖问候,也是因为他们通判公子的身份,又或者是他们两个早就认识的士子。
    终于,谢堪忍不住了。
    当他们再次遇到熟人时,谢堪指着弟弟腰间的玉佩:“石二郎,梅五郎,你们认识这个不?”
    石二郎凑近瞧了一眼,点头评价:“岫岩碧玉,成色不错。”
    “没见识,”谢堪怒其不学无术,提醒道,“再凑近点,看看雕的是什么。”
    石二郎和梅五郎一起俯身查看。
    梅五郎说:“有点像狮子。”
    石二郎反驳道:“是狻猊,我家香炉上就有。”
    谢衍忍俊不禁。
    谢堪只得明示:“是白泽啊。黄帝巡于东海,白泽出,能言语,达知万物之精。”
    梅五郎笑道:“谁家会用白泽雕刻玉佩啊?说出去会被讥讽冒充皇家学士。”
    “就是,就是,赶紧摘掉。”石二郎附和道。
    谢堪彻底无语:“我六弟便是皇家学士,十六岁的碧玉学士!听清楚了,不是最低级的药玉学士,而是十六岁的碧玉学士!”
    两个损友同时大笑。
    虽然谢堪早就说过,自己的弟弟被选为学会会员,但他们始终觉得谢堪在吹牛。
    谢堪叹息说:“唉,算了,讲再多你们也不信。”
    梅五郎笑道:“谁不知道你家六郎学的是文科?你上次拿来那本物理学刊,虽然论文作者确实叫谢衍,但你也不能因为同名同姓,就给自家兄弟假造一块学士腰牌吧?”
    石二郎也提醒道:“假造学士腰牌,虽然别拿去招摇撞骗就无罪,但传出去会影响你们谢家声誉的。”
    谢堪只想装个逼而已,却被两个朋友给整自闭了。
    说什么别人都不信啊!
    谢衍说道:“二哥,我们去城外逛逛吧。”
    谢堪也不再故意走路了,跟两个朋友告别,便钻进马车平复情绪。
    这是穿越以来,谢衍第二次出城。
    城外的附郭街道上,乞丐数量已经少了很多,一眼看去不再那么混乱。
    谢衍拉起车帘看着外面,评价道:“变法挺有成效的,连乞丐都变少了。”
    谢堪解释道:“都装船拉走了。”
    “官府出钱?”谢衍问道。
    “你觉得呢?那些乞丐可买不起船票,”谢堪说道,“长江中下游,有两处移民集结点,沿江各省份的移民,由地方官府出钱运过去。剩下的就是朝廷出钱,把那些移民运到海外。黄州府这边,把移民运到九江就能交差。”
    谢衍说道:“移民款项,主要由朝廷支付,地方官府很轻松啊。”
    谢堪连连摇头:“哪会轻松?每个省的府县,距离移民集结点有远有近。距离远的出钱更多,那些地方官肯定要闹。必须省里出面统一安排,让富裕府县挪些给穷困府县,让更近的府县挪些给更远的。”
    谢衍听明白了:“这样做的话,那些富裕的、更近的府县又不乐意。”
    谢堪笑道:“省里那些官吏,因为移民的事情,来回奔走协调安排,一个个又累又气都不想干了。咱爹管着黄州府的钱粮,自然要为黄州府说话,已经跟省里来的特派员吵了好几次。”
    “这得朝廷给一个明确章程。”谢衍说道。
    谢堪压低声音:“朝廷故意的。现在的阁部院官员,早年多被贬去偏远困苦之地,他们在地方上的根基太浅了。就得让各级地方官互相争斗,没有精力跟朝廷叫板,他们才能在洛阳把控大局,慢慢培植自己的地方势力。”
    “前段时间,不是撤换了很多地方官吗?”谢衍问道。
    谢堪说道:“不是撤换一些官员就完事,里面的道理多着呢。而且换上去的官员,也不一定是他们的心腹。就说咱舅舅,并不是哪位阁臣的心腹。只因咱外公当年的人脉,由现在的工部尚书推荐,才被调去山西做按察使。舅舅跟内阁没啥关系,暂时只属于工部尚书的人。”
    谢衍不再说话,这玩意儿太复杂,还是当科学家更轻松。
    马车缓缓前行,沿途欣赏街景,不知不觉已接近江边码头。
    一个又一个乞丐,主动排队前去登船。
    就快下雪了,乞丐们愿意出海,因为留在黄州很可能冻死。
    谢堪说道:“那些乞丐头子,控制着乞丐不让走。这几个月来,官府抓了很多恶丐,还破获了一个采生折割、贩卖人口的窝点。”
    谢衍望着那些衣衫褴褛、目光呆滞,如同行尸走肉的乞丐,顿觉意兴索然:“回去吧。”
    大老爷心善,看不得人间疾苦。
    所以不看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