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 第964章 生老病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4章 生老病死
    邵珪在代国逗留了半个多月,然后与宾客们仔细商议,将见闻汇总成文,并附上了建议,俨然一份述职报告,发往洛阳。
    报告至洛阳后,又很快发往平阳,因为邵勋已在此处。
    三月底,平阳丞相府内气氛沉凝。
    庾文君带着十五岁的暮儿、十一岁梁奴、六岁的去疾陪母亲毌丘氏去了,邵勋则和庾氏诸子在陪已是弥留之际的庾琛。
    平阳郡丞吴前也来了。
    他年纪甚至比庾琛还大,七十多了,大字不识一个。以前是八品牧长,现在当个从七品郡丞,吃了没文化的亏,实在升不动。
    他长子已经过世,多年前把长孙吴离托付给邵勋,其实也没什么文化,靠着吴前死命督促,粗通文墨。
    先任殿中曹令史,复任县令,邵勋已经准备给他升一升官了,开国后一个太守是跑不了的。
    这都是自己人,必须重用,即便没什么文化。
    庾琛躺在床上,气若游丝。不久之前还吃过一点东西,现在又睡着了。
    他没多少时间了,大家都耐心地等着。
    邵勋出了卧房,来到前院之中,平阳郡、县二级官员纷纷行礼。
    院子外甚至还挤了一大堆没资格进来的人。从早上等到现在,饿了就让人送饭过来,甚至还有那直接饿肚子硬扛的。
    大人物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生老病死,皆是政治。
    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如今的邵氏政权确实颇具气象,人心所向,煌煌正朝,虽然还没正式开国。
    “元规。”邵勋挥手让平阳官员们回去干正事,只留下少数几个人听令,协助庾家办理后事,然后又看向庾亮,道:“家里都准备好了吧?”
    “都准备好了。”庾亮回道。
    “徐州那边内情如何?”
    “下邳、彭城、东海三郡久被战火,残破不堪下邳尤甚。”庾亮说道:“将来若攻取江东,淮水南北还得下大力气经营。”
    邵勋唔了一声。
    大分裂时代,淮河两岸苦啊。
    南朝、北朝在此鏖兵,纵有和平岁月,也抵不过战争到来后的摧残,到最后城邑残破,渺无人烟。
    要发展这种遭灾深重的地方,光靠当地残存人口已经不够了,还得移民。
    “你是真有长进了。”邵勋说道:“此间事了,你就在家潜心读书。这些年,你好歹也转任各职,理政心得是不缺的,正好再通读一遍典籍,融会贯通。有所得可写信于我若有暇,我会回信的。”
    “大王……”庾亮真的有点感动。
    这意味着梁王时刻关注着他,时刻给他机会,将来的前途断断差不了的。
    “都是一家人,何作此儿女态?”邵勋叹道:“庾家五子,皆有任用,不要胡思乱想。”
    说罢,挥了挥手,道:“有事就去忙吧。”
    庾亮行礼告退。
    邵勋就着春日阳光,闭目假寐,脑海中还在想着刚收到的一封信。
    亮子的从兄庾蔑在凉州待不住了,经金城、陇西返回。
    根据信中所说,张骏派了两位使者随行,一起来洛阳。
    其一名氾袆(fán hui),曾是张寔的左长史,敦煌人。
    其有族人曰氾衷,与张甝、索靖、索紾、索永合称“敦煌五龙”。
    张寔被刺杀后,张茂继位,氾袆地位大降,长史之职也没了,但仍然能为张茂参谋赞画。
    张骏继位后,复为长史。
    其二名隗瑾,张轨、张寔、张茂、张骏四朝元老,原为贼曹佐,张茂后期任贼曹掾,现为贼曹参军——工作内容没啥变化,级别升了。
    隗瑾是高昌人,与天水隗氏乃一族,却不知怎么落籍高昌了。
    二人之外,另遣帐下督北宫纯率五百骑护送,携名马、金器、西域珍品来洛阳。
    毋庸置疑,这个凉州使团肯定有自己的应对预案,根据朝廷对他们的态度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回应。
    但也看得出来,凉州方面虽不愿降,但也不愿打。
    尤其是一统北地的又不是匈奴、羯胡之辈,犯不着硬拼。他们还派来了与邵勋有数面之缘的老将北宫纯,态度可见一斑。
    张骏还是天真了!
    邵勋睁开眼睛,看着院中婆娑的树影。
    政治这种事情,杀人于无形,血腥之处不亚于军争。
    其人自忖实力不足,瞻前顾后,想看看能不能谈出些什么来,能不打就不打,寄希望于别人嫌麻烦,不愿劳师远征,就这么放过你,让你继续名为臣属,实则割据。
    就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我可要拿捏你了。“大王,家父……醒了。”庾亮走了过来,一脸悲戚道。
    邵勋闻言,立刻起身入屋,来到了庾琛床前。
    ******
    “恐是老夫与大王最后一面了。”庾琛的精神出乎意料地好,仿佛燃尽了生命中最后一分能量似的。
    “我来此,便是为了见妇翁最后一面,方不负公多年操劳。”邵勋坐了下来,为庾琛掖了掖被角,说道。
    “阿爷!”庾文君跌跌撞撞走了进来,泣不成声。
    在她身后,庾冰、庾怿二人扶着毌丘氏,庾条、庾翼默默跟随。
    邵勋起身,对毌丘氏行了一礼,然后拉过庾文君,让她坐在身边,轻抚其手,以示安慰。
    “何悲戚也?”庾琛倒是洒脱,居然挤出一丝笑容,道:“人总有这一天的。临行之日,家人皆在,复有何憾?”
    说完,他的目光落在庾文君身上,道:“吾女自幼聪慧,如何看不开?”
    “阿爷……”庾文君泪流满面。
    “吾女是有福的。”庾琛笑道:“少时见得吾婿,此非命耶?马上就要当皇后了,这般福气,谁不艳羡?”
    庾文君更难过了,邵勋轻轻揽着她,让她靠在自己的肩头。
    庾琛喘了一口气,又道:“我少时饱读诗书,有匡国辅弼之志,然中年碰壁,浮浮沉沉,得任侍御史已是侥天之幸。先帝乱起,灰心丧气,尝思南渡,终未成行。”
    邵勋也不由地回忆起二十余年前的旧事。
    庾琛没有选择南渡,最终赴任汲郡太守,和他有莫大的关系。
    他改变了庾琛的命运,也改变了庾家众人的命运。
    至于是好是坏,只能留给时间来评述了。
    “幸遇吾婿,暮年时得一遂少年之志。其间繁难困苦,难以述说。刚有些头绪,却寿元不继,此亦命也。”庾琛说完,看了看邵勋,笑容平和,道:“不能再为大王奉理政事了。”
    “妇翁之好,焉能忘记。”邵勋说道:“若无妇翁,我哪能常年征战,扫平不从?怕是祸起萧墙,变生肘腋,诸般事体将我牢牢束缚在河南,动弹不得。”
    这是实话。有一个能帮你打理政务、稳定后方的人,那是真的幸运。
    不然的话,出征打仗只能派手下大将去,而不能亲征。
    久而久之,这是会出问题的。
    历史上的石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后期不怎么亲自领兵了,除了与刘曜的洛阳决战外,基本都是石虎打的,最终什么后果,都看得到。
    这是人心丧乱、礼崩乐坏的时代,涉及到军队的事务,无论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听到邵勋的话,庾琛有些欣慰。他的付出,得到了别人的肯定。或许,史书上也会留下他的印记吧?
    “元规。”庾琛又看向长子。
    “阿爷,我在呢。”庾亮上前一步轻声应道。
    “你太毛躁了。”说了那么久的话,庾琛的声音有些疲惫,最后的生命好像也要燃尽了,但他坚持说道:“你自视甚高,有时候又很自轻。明明喜欢读儒生的书,却害怕被人嘲笑,总与人空谈玄学。”
    庾亮低着头,没有说话。
    “患得患失之下,别人无意间的举动,就能让你焦躁不已。”庾琛轻轻叹了口气,道:“你未必比别人强,也未必比别人差,何急耶?为父也是很久以后才明白的这个道理,你——宜细思之,莫要坏了大事。”
    “是。”庾亮低眉顺眼,应了一声。
    “大王……”庾琛又看向邵勋,眼中的光彩愈发黯淡了,只听他说道:“元规心性一般,以至好大喜功、急躁不堪,你看着办吧。能用则用,不能用就让他回颍川老宅。”
    “妇翁莫要心忧。”邵勋说道:“我与元规相识于微末之际,此等情分,非同寻常,以后还要元规帮我呢。”
    “大王你是有分寸的,我不担心,我不担心……”庾琛的眼神已经开始涣散了,嘴里仍说道:“人生贵贱,无有始终。门户家业匪能久恃。千年之后,唯有西山落日、东流之水常在。我管不了了,管不了了……死前见得挽天倾,幸甚。”
    庾琛又昏睡了过去。
    这一次,或许不会再醒来了。
    他是幸福的。临行之前,一家人齐齐整整,在身边陪伴着,送他最后一程。
    邵勋都有些羡慕了。
    因为他走的那一天,未必能如此这般。
    庾文君将脸埋在他怀里,无声哭泣。
    邵勋轻轻拍着她的背,珍惜眼前之人,做好力所能及之事,不负天下苍生。
    真到了那一天,时至则行耳。
    当天夜里,丞相庾琛于昏睡中离世。
    邵勋又送走了一个老人。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