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我来这里说三件事!(第一更!)
仰光。
古称大光,1977年改名为仰光,意为战争终止。
1852年,第2次英缅战争以后,英格兰控制的区域以仰光为首府,1948年,缅甸宣布独立,将这里定为首都。
2005年11月6日,缅甸正式将首都迁往内比都。
仰光缅甸最富饶的伊诺瓦底江三角洲,仰光河和勃生堂河在这里交汇,河水浩浩荡荡奔向37公里外的安达曼海。
也让这里成为了缅甸最大的港口,也是最富饶之地。
市中心,茵雅湖边上的政府办公楼里。
崔林大咧咧地坐在沙发上,身体向着左边倾斜,满脸带笑地看着对面的人。
在他对面,是缅甸商务部部长丹竹,此时此刻,这位丹竹部长手中正拿着一份文件,看得很仔细,只不过,他一边看,也一边在长吁短叹。
似乎手中的这份文件,非常不符合他的心意,只是碍于面子,不能当面说出来。
他脸上丰富的表情,被崔林全都看在眼里。
在国际上混了多年,崔林自然知道,一个国家的高官,除非是真的遇到了非常紧急的情况,否则,大部分都不会露出这种表情。
尤其是在东亚和东南亚这一块。
这边的人都是人精,黏上毛就能当猴儿。
而面前这家伙一直在露出这种表情,其实是在用一种无声的方式在婉拒自己。
可问题是,如果我不接话,在该配合你演出的时候我不配合,阁下又当如何应对?
越是看着面前的丹竹,崔林脸上的笑容就越甚。
随后,他的这些笑容又被反馈到丹竹眼睛里,更是让这位商务部部长摸不着头脑,本着敌不动我不动的态度。
丹竹放下手中文件,拿起茶水喝上一口,然后,再度拿着文件,从第一页看了起来。
这一次,他的长吁短叹没了。
变成了赞扬。
只不过赞扬的内容,变成了文件上的单词使用。
“这个词用得不错!这句话用得好,这一句话真优美。”
通篇,没有就文件上的问题作出说明。
并且,在赞美这些文字的时候,丹竹也一直在用余光,瞥向对面的人。
面对这个油滑的家伙,崔林眼珠子一转,活动一下脖子,拿起茶水喝一口,而他的表情,也在喝水的这一刹那,切换成嫌弃。
这细微的变化,被一直关注的丹竹捕捉,好不容易找到转移话题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连忙放下手中文件,往旁边一推,站起身,满脸关切地向崔林问道:“崔部长,是身体不舒服吗?要不我们今天的会面就先到这里,我请我们的医生,先帮你看看。”
他的关切,被崔林全都看在眼里。
这一切,都是计划的一部分。
慢慢仰起头,崔林又扭了一下脖子,拿起桌上的茶又喝上一口,脸上的嫌弃越来越重:
“不是身体的原因,是茶水的问题。”
“这茶叶喝起来有一股怪味,不是好茶,如果缅甸和我们一起,建设好华夏-缅甸-中南半岛自由贸易区,我想,丹竹部长下一次拿出来待客的茶叶。”
“就不至于这么难喝了吧。”
说着,崔林直接上手,用手指拨弄了一下呗中的茶叶包,发现是茶沫之后,脸上的嫌弃更重:
“是斯里兰卡红茶?”
“英格兰人偷走了茶叶的品种,却惟独没有相应的茶品,真是难为他们了。”
嫌弃完毕,崔林抬起头,却发现丹竹如同被使了定身术一样,双手伸出,脸上的假笑依旧,整个人却是没动。
察觉到面前的人的目光,丹竹长出一口气,重新坐回沙发,把桌上的文件,推到崔林面前。
摇着头,说道:
“崔林先生,对于你们想要在我们国家,建设一条用来运输石油管道的想法。”
“我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对这件事非常乐见其成,毕竟,有一个强大的邻居,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在缅甸的立场上,不行。”
“因为,对缅甸而言,缅甸北部的这些独立武装,他们就是叛国者,就是敌人。”
“虽然现在我们效仿你们,给了他们特区的待遇,但是归根结底,他们是敌人。”
“你们的输油管道,从他们的头上过,会给他们过路费,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资敌。”
“所以,我不可能同意这个想法,并且,只要是有良知的缅甸人,都不可能同意。”
“所以,请回吧!”
面对这一番强硬的话,崔林依旧笑脸相迎,笑着向对面的人问道:“没得商量?就不做最后的考虑?一个有良知的缅甸人,应该不会同意你的看法吧?”
面对笑容,丹竹大手一挥:“没得商量!”
话语果断,表情严肃,彻底堵死了崔林剩下的话。
闻言,崔林只能发出一声叹息。
无奈地撇一下嘴,他伸手拿过桌上的文件,对着站在不远处的下属招一下手,下属非常配合地抱着公文包走过来。
在崔林面前站定后,下属从手中公文包里,取出另外一份文件,同时,从崔林手中接过那份关于输油管道的计划书。
下属退开,崔林将手中的文件放到桌上,轻轻推到丹竹面前,笑着说道:
“我来这里,只说三件事。”
“第一件说完了,现在是第二件。”
又一份文件,让刚刚表情还很严肃的丹竹差点没绷住。
搞不清楚面前这位朋友葫芦里卖什么药的他,只能将目光不停地在崔林和文件上来回打量,一直等到崔林抬手示意他看文件,他才不情不愿地拿起文件,仔细看了起来。
《西南地区电力调查及西南地区未来20年发展及能源使用规划》
看见名字,丹竹忍不住歪着头,将目光从书页中探出,看向对面的人。
这很明显,是一份华夏内部,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基础建设规划。
这种文件,在没有发布之前,应该都是属于绝密文件,怎么会被他带到缅甸来?
奇了怪了。
对面,崔林也察觉到这一丝目光,他依旧保持笑容,抬手示意丹竹继续看下去。
带着疑惑,丹竹翻开了文件封皮,看到了序章。
【西南地区,是我国的大后方,在这里,居住着我们的1.7亿同胞,而这1.7亿人中,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大约占80%。
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这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同样,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制约这些人走出大山,走向小康的一座大山。
在公路,铁路,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中,电力,作为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西南地区也严重短缺。因此,经过调查小组的综合讨论,建议把电力建设放在首位。
因为这可以极大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改变当地人的生活情况。
不过,电力设施建设,最终都绕不开发电站。
在综合考察巴蜀,黔省,滇省,西康,桂省的实际情况后,调查小组得出结论。
与其每年看着雅鲁藏布江1654亿立方米,怒江700亿立方米,澜沧江740亿立方米,共计大约3000亿立方米的水白白流出。
不如将这三条河截断,修建水电站,同时将水引到需要的地方。
滇省很多区域都是干热河谷气候,如果能够有大量的流水调节气候,这边会变得更加宜居。
因此,在此次调查中,我们顺道选取了十几个合适位置,可以用来截流。】
?
看完序章的一瞬间,丹竹脑海中闪过一个大大的问号,这……
这是自己能看的?
还有,截流这几条江?
疯了吧?
他再次抬起头看向对面的人,没说话,只是用手指头,轻轻点一下面前的文件,眼中询问意味十足。
对面,收到信号,崔林依旧如沐春风地笑着,然后点一下头。
但是他这笑容,在丹竹眼睛里,却是有一点点恐怖。
强压下心中的问题,丹竹翻到第二页。
第二页是目录。
看着目录上的文字,这位缅甸商务部部长,心中一片骇然。
第一章.西南五省贫困情况调查。
第二章.西南五省基础设施情况调查。
第三章.西南五省商品流通模拟。
第四章.西南五省工业发展建议及未来能源(电力)需求情况说明。
第五章.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潜力及截流点位图。
一百多页的文件,只分了五个章节,按照页码计算,每个章节只有20多页。
丹竹没有心情看前面的那几十页,他直接翻到了第五章的开篇。
第五章开篇,直接就是一张图。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点位及引水图
图上,蓝色的线条表示水流,绿色的点位,表示水电站,在这两个颜色之外,还有一条红色的线条。
这条线,从雅鲁藏布江慢慢出发,跨越了大半个华夏,最后抵达了他们的黄土高原。
整条线路的长度足足有好几千公里。
疯了吧!
吞一口唾沫,丹竹小心翼翼地翻到后面一页,这一页,是文字说明内容。
【截流雅鲁藏布江,除了可以改善西南五省工业发展带来的对工业用电和工业用水的困境外。
最有用处的改善,却是西北地区,依托黄河而生的上下游地区。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是随着这些年的工业发展,我们对母亲河的索取远远超出了母亲河的承受能力。
以至于在干旱时节,鲁省境内的黄河近乎断流。
同时,在黄河上游干旱少雨,最需要用水发展的地区,却是最不能用水的地区。
而雅鲁藏布江年径流量大约1654亿立方米,如果将这条河,通过红线的大红旗渠引到西北地区,最终形成地表河流,汇入黄河。
我们可以依托这1654亿立方米河水,改善大约20万平方公里土地,同时给这些地区提供稳定的,可以供工业发展的工业用水,工业用电。
这1654亿立方米河水,在使用和蒸发后,依然会有大量的水沿着黄河奔腾而下。
这时,我们黄河下游,也可以承担一部分南水北调计划的任务,缩短南水北调的距离,从而,让燕京等地,也喝上来自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雪水。】
疯球了!
这帮华夏人绝对是疯球了!
印度人和孟加拉人,绝对会找他们拼命。
压着心中的问题,丹竹快速后翻,找到了怒江的文字和图纸。
怒江,那是华夏的名字,在缅甸,这条江的名字,叫做萨尔温江,除了下游有大约130多公里的区域,是缅甸和泰国的国界线外,起于的上千公里,都独属于缅甸。
这条河地势落差大,非常适合搞水电开发。
在缅甸的计划中,在这条河流上的水电站,就多达十多个。
虽然现在没钱,但未来绝对是要修建的。
可是……
看着面前的图纸,丹竹的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在这张图上,这条河被拦截了,然后在这条河的东边,形成了大量的湖泊,穿过这些湖泊,这条河被引到了澜沧江,也就是湄公河。
可是,等丹竹翻到湄公河后,发现这条中南半岛最长的河也被断掉了。
断掉的澜沧江,在断掉的区域形成了一个超级巨湖。
在巨湖的东面,多了一条绿色的线条,这线条一直向东南方向延伸,在靠近和越南的边界上,形成一个湖泊过后继续前进。
最后汇入了桂省。
这是……
一点儿活路都不给啊!
这一刻,丹竹攥着手中文件,抬起眼,眼中充满了名为愤怒的火焰,向对面的人质问道:
“你们想干什么?”
崔林微微一笑,伸手招来下属,下属无视这剑拔弩张的一幕,抱着公文包走到崔林面前,将刚才收起的文件再次拿出。
崔林随手接过,将文件封页上的卷曲捋平,将这份文件轻轻向前一推,推到丹竹面前:
“如你所见,发展。”
“这些年,我们对外的态度一直都是和平共处,求同存异。”
“这种处理习惯,在其他地区都挺好用,唯独在这中南半岛上是捉襟见肘。”
“所以,我们决定变通变通。”
“要发展,那就大家一起发展。”
“如果不想发展,那就不要发展了。”
“你手中的这份计划,我们的人已经看过,里面有一些规划,我们现在无法实行,但是,未来可期。”
“至于你们的反应,我们也考虑过,我们国家有一部电影。”
“那部电影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我现在可以说给你听。”
“那就是:大家一起上,张三丰未必能在耗尽真气前把我们都杀光。”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