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姜星火朱棣 - 第一百零一章 大军出动,扫清江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月二十二,诸事皆宜。
    朱棣留大皇子朱高炽、道衍、淇国公丘福镇守南京。
    任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成国公朱能为大军指挥,率领成阳侯张武、同安侯火里火真,及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思恩侯房宽等部,战兵共计步骑五万七千人,辅兵民夫因补给线极短,只征召了共三万两千人。
    大军浩浩荡荡自南京城内城北侧神策门、金川门,东侧太平门、朝阳门而出,另有部分兵马乘船顺江东下。
    因为朱棣是渡江入金川门称帝,江南地区望风而降,所以自从朱棣登基以来,他天下无敌的燕军铁骑,其实并没有踏足苏松嘉湖等江南的核心区域。
    神策门镝楼上,内阁的几位绿袍官员正聚在一起目送大军出城。
    枪矛如林、旌旗蔽天,冰冷的扎甲在烈日下闪耀着寒光;铠甲上斑驳着洗不掉的血迹,在阳光下反射出让人心悸的光芒
    这样雄壮又充满肃杀之气的大军,让站在城头观望的文臣们不由得感到胆战心惊,就连那些自诩见惯了世面的,心里也都暗暗打起鼓来。
    内阁一共七人,解缙、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
    除了金幼孜随驾,剩下的六个人都在这了。
    其实以立场而论,除去不站队的胡广和铁了心做孤臣的金幼孜,剩下的五个人立场都是倾向大皇子朱高炽的,只不过是程度大小的问题。
    但这是对外的,一旦当这拨大明最聪明的青年才俊聚在一起的时候,互相之间的立场就更值得玩味了。
    当然,既然皇帝的决断已经定了下来,那也没人敢在有竞争关系的同僚面前,说摊役入亩这件事不好,只能不留话柄地侧面讨论一番。
    作为内阁地位最高者,解缙率先开口,他远眺着地平线吟了一首唐诗道:“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吟罢,挑起了话头的解缙,眼睛看向了老成持重到稍显憨直的胡俨,胡俨是他推荐的,此人标准的大儒风范,一言一行无不规矩。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这所以为大也。”胡俨碍于解缙的面子不得不说两句,却也不肯深说,只是借用《中庸》里的一句话,似是而非地表达了他的态度。
    墙头草胡广在任何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都不会倒向哪一方,所以他站在最后,缩了缩脖子试图把自己藏起来降低存在感。
    “不是这个道理,德行推动不了政令。”黄淮与解缙资历相仿,既然轮到了他说话,此时自然开口来辩胡俨,“摊役入亩是国家大事,非得用兵甲这种强力手腕推动不可。”
    话题一开,更后面资历稍逊半筹于解缙、黄淮的杨士奇,自然也没了太多顾忌。
    “从领军的这些侯伯,就不难看出陛下的意思了。”
    “哦?”胡俨反而好奇杨士奇的意思。
    内阁一共就两个知兵的,一个金幼孜,典型微操无敌的战术参谋,跟蜀汉法正那般定位的角色。另一个便是杨荣,不擅长临阵参谋,更擅长屯田、边防、粮饷等筹划和后勤的事情,有点类似低配版的诸葛武侯。
    杨士奇看向杨荣说道:“勉仁兄给解释解释?”
    跟杨士奇报团取暖的杨荣,原本听解缙讲话时板着的脸缓和了下来,登时接过话来:“成国公朱能自不必多说,未来必定是扛鼎的勋臣。”
    众人纷纷点头,朱能如今不过三十二岁,却跟着朱棣从征漠北到靖难打满全场,且有帅才,朱棣带着偏师绕后的时候,都是朱能和张玉指挥燕军。
    靖难之战中,朱能连败耿炳文、李景隆,又在灵璧决战时俘虏平安等南军名将,是靖难勋臣里仅次于老将丘福的二号人物。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的朱能,必定会成为大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杨荣复又说道:“至于两位侯爵,成阳侯张武原本是燕山右护卫百户、同安侯火里火真是鞑官,原本是燕山中护卫千户,皆是陛下麾下猛将,以勇猛豁达著称。”
    “靖安侯王忠每战常帅精骑为奇兵,安平侯李远用兵擅长伪装设伏,这两人乃是在蔚州之战时举城降的,思恩侯房宽则是大宁系硕果仅存的代表人物,用兵老成的紧”
    说到这里,杨荣止住了话头,内阁的几位聪明人也懂了他的意思。
    朱棣选将,很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作为主帅的成国公朱能无论是能力还是地位都可以压得住场子,两个嫡系侯爵敢打敢冲,三个同样久经考验的降将伯爵,也有了各自互补、施展所长的空间。
    “那陛下在干嘛呢?”解缙忽然问道。
    “您这是要亲眼看看江南?”
    金幼孜与朱棣一道骑着骡子,身后跟着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忠义卫指挥使童信和几个燕王时期就跟在朱棣身边的老亲卫。
    几人做行人打扮,这次是金幼孜扮作主人,而朱棣等人扮作护卫,也并未远离大军的行进路线。
    事实上,准确地来说,是处于大军的围绕之中。
    从南京出城后,五万多兵马水陆并进,顺着长江向东而行,过了镇江府、常州府,不过四五天的时间,就进入了环太湖圈的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也就是俗称的苏松嘉湖江南重赋区。
    而大军也就此以五位侯伯为将,分兵成了六路,而这六路如同滔滔大江般的兵马行列里,还会随着由东转南的推进,在每个县、镇、乡中,分成更小的一股股支流。
    如果从天空中看去,便真的好似一条由人组成的流动江河一般,深入到苏松嘉湖诸府这个庞然大物的每一处毛细血管里。
    在朱棣的周围方圆五十里内,就距离不等地散布着数以千计的忠义卫骑兵,只需要一支鸣镝,瞬息便至。
    与统治基础牢固的北方地区不同,这里对于朱棣来说,显得异常陌生.他在北方待得太久了,以至于都不太记得,自己儿时曾经来过这些地方。
    同样的秋天,不同于塞北的黄沙漫天、北平的枫林尽染,江南的秋意绵延而又柔美,空气中夹杂着淡雅的桂花香,仿佛置身于山水画之间。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松江府的土路上,看着路边水田里哞哞叫的水牛,赤着脚在做最后努力的农人,以及蹦来跳去的孩童,和操着吴侬软语的女人们。
    朱棣牵着骡子的缰绳叹了口气道:“江南风暖,熏得久了确实消磨锐气。”
    “阁下可是江北来的?”
    朱棣的声音没有刻意压低,被道左同向而来的几名士子听了个正着。
    几名士子的打扮都是书院学子的装束,虽然都稍显穿戴朴素,但举止神态之中却透着一股读书人才有的傲气。
    朱棣示意护卫们不要紧张,索性停下骡子来。
    当先骑着驴走在前头的那名年轻士子也止住了驴,拱手后,语气颇带质疑地问道:“既然阁下到江南,想必已经领略过江南的风土人情了吧,江南风物便是如此‘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化用词句来意有所指,可不是什么知礼人该有的举止。”
    另外几个学子亦是叽叽喳喳如同小喜鹊般说了起来,倒也没有什么诸如乡下人之类难听的话,他们有些偏软的口音也听不出愤怒的意思,只是引经据典地阴阳怪气罢了。
    大约是自己讨论到没什么可说的了,终于有个士子开口问道。
    “可否请教阁下高姓大名?”
    旁边另外一名青年士子则接话道:“阁下若是知晓江南风物人情,定不会像现在这般感慨!我等读书人读圣贤书本来就是要诚心正意,怎能随意偏颇指摘?”
    朱棣眉头微微一皱。
    扮作主人的金幼孜赶紧站到前面,笑呵呵地说道:“我等初次来到江南,对贵地不甚熟悉,冒犯之处,还望见谅。”
    金幼孜倒不怕这几个江南士子,而是他很担心这几个年轻读书人惹怒了皇帝陛下,引发不测祸端——毕竟皇帝陛下最近脾气有点暴躁。
    金幼孜说着话,伸出右手向侧一展,做了一个“请”的姿势,示意这几位年轻士子继续前进,路上相逢便当偶遇了,一笔带过就好。
    听到金幼孜的江西口音,那几名士子脸色稍霁,江西也是文华之地,想来是从江西来江南游览的读书人,便点了点头,欲继续往前行去。
    两拨人错驴骡而过。
    而其中一个士子不经意间地一瞥,却忽然吓得噤若寒蝉了起来。
    “你怎么了?”同伴见他待在原地,好奇问道。
    “蒙蒙古人!”他手指颤抖地指向了带着帽子的童信。
    “蒙古人?!”
    其余三个人也都吓了一跳,顺着他所指看了过去。
    只见藏在金幼孜队伍里,有个身材健壮、双臂如猿猴般修长矫捷,眼睛炯炯有神的汉子,正朝他们这里看了过来。
    而这汉子,骡子鞍鞯上还斜放着一个用布包裹起来的、鼓鼓囊囊的东西。
    “真真的是蒙古人!”四人齐声惊呼道。
    他们都是江南诸府本地的童生、秀才,虽然没有如同老一辈般见识过草原胡人的彪悍和野蛮,但是蒙古人流传在江南的恶名却自小随着奶奶的故事深入骨髓,一时间均是胆战心惊,股下不禁打颤。
    尤其是,这个蒙古的汉子,长得忒怪异!
    若是姜星火在此,怕是脱口而出一句。
    ——好一个杜兰特!
    当然了,童信作为当世第一神射手,臂长有力、目如鹰眼是必须的条件,也正是这种怪异的外形条件,让他在人群中第一个暴露了。
    金幼孜见状不妙,急忙喝斥道:“尔等休慌!”
    四人听闻此言,方才回过神来,立刻转移视线,将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金幼孜。
    这时候,他们也顾不得什么有辱斯文了,纷纷如受惊兔子般往后撤去,一副如临大敌、如临虎穴的模样。
    “这是我在泉州雇佣的蒙人后裔,早已与汉人无异,非是贼人,不要害怕。”
    闻言,四名士子愣了愣,见对方确实没有歹意,方才松了口气。
    金幼孜暗松了一口气。
    这些江南士子虽然是读书人,脑袋瓜子却还算清醒,或者说还算好忽悠,没让自己失望。
    他们若是真的四散而逃,会不会被童信一箭一个,那就不好说了。
    毕竟,一旦他们逃跑,童信和纪纲,是不能保证这些人是不是因为认出皇帝,却假装害怕蒙古人,借此去民间的反对力量处通风报信。
    任何万一,他们都担待不起。
    “我确实是蒙古人,让各位受惊了。”沉默的童信开口,一嘴流利的凤阳官话。
    而对面的士子,稍微镇定后,为首的冲童信努努嘴,轻声说道:“诸位放宽心,泉州自前朝市舶司起,多有蒙古人。这次来咱们来松江府,不也见了许多蒙古后裔?诸位莫非忘了,最近乃是雅集的日子,如今兵荒马乱的,有钱人家雇佣点剽悍蒙古护卫不算稀奇事。”
    为首之人这话说的,不知道他自己信不信,反正三个同伴是信了。
    众人恍然,顿时释然。
    是啊,眼前之人是一名护卫,只是负责保护主人而已,自然不用害怕了。
    他们纷纷松懈下来,又变成了平时的模样。
    “既然是护卫,便没事了。”
    “咱们该干嘛干嘛去!”
    “走吧走吧!”
    几名读书人议论完,各自向前去了,只不过驾着驴的速度多少有些狂飙的意味。
    纪纲等人见状也松了一口气,心里暗骂,果然是一帮读书读傻了的,这么快就被糊弄住了。
    他们收拾好心思,继续前进。
    待学子们消失在视线镜头,童信则是仰头吹了个口哨,天上的一只海东青闻声展翅而去。
    “陛下,臣怕这帮人是伪装的,要不要”纪纲做了个割喉的手势。
    “不用。”
    朱棣慢悠悠地骑着骡子,在他们前后左右,忠义卫的三千骑以百户为一组,散落在周围,并不会有什么危险。
    朱棣似乎一点都不着急的样子,沿途一直观察着江南的风土人情。
    “这些农人耕地,为何不用水牛?”
    朱棣又一次停下了骡子,看着不远处梯田上劳作的农人,发出了疑问。
    只见身上裹着一层泥,看起来膘肥体壮的青色水牛,正懒散地卧在田垄边晒太阳。
    而农人们却全家老少齐上阵,都高高地弯起腰,躬起脊背,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于齐膝深的水田里劳作着。
    那青牛悠闲地“牟”了一声,就仿佛它才是大爷一般。
    金幼孜却一时语塞。
    “你也不知道?”朱棣有些奇怪,“还是说他们家的牛病了?”
    “回陛下的话,江西多山地,因此多梯田,跟江南苏松嘉湖这种大片的平整水田还不太一样.”
    金幼孜勉力解释,随后在朱棣的目视下,揣了点铜钱,步行前往水田里问话。
    朱棣看着金幼孜撩起长袍下摆,顺着垄头,靴子一脚深一脚浅地避开农作物,沿着田埂走了进去。
    金幼孜跟农人交谈了片刻,便复又沿着田埂原路走了回来。
    顾不得脚上的泥泞,金幼孜对皇帝解释道:“不是他们不想用水牛,也不是水牛病了,而是这里面的庄稼委实长得深浅不一,靠牛弄得粗疏,就得人一个个地去弄。”
    朱棣点了点头。
    金幼孜打算骑上骡子继续前行,朱棣却忽然问道。
    “他们这里的赋税,实际缴纳的是多少?”
    金幼孜说道:“如今沿用的还是洪武二十一年太祖高皇帝的诏令,大明的平均水平是每亩地半斗米,松江府大约是三斗米。”
    洪武二十六年统计,江南八府(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应天、嘉兴、湖州、杭州,即今天的苏南和浙北)征收米麦合计686万石,占全国总税粮的23.3%。各府中又以苏州为最,苏州一府交纳的税粮将近全国的十分之一。
    对江南产粮区的高税制,既有皇权的因素,也有现实的财政需求。
    但无论如何,这个理论数值,都还是地主和农民能负担的。
    “他们跟你说的,也是三斗米?”
    金幼孜点了点头,朱棣轻舒了一口气,继续前行。
    而这次,大约也就走了两里地,朱棣又停了下来。
    “那是什么?”
    远处为水田引水灌溉的水渠上,漂浮着一个木盆,木盆里似乎还有什么东西。
    “莫不是谁家浣纱女的盆不甚飘走了?”金幼孜揣测道。
    “不是。”
    童信眯着眼睛盯了一下,肯定地说道:“里面裹着一个婴儿。”
    “去捞上来。”朱棣干脆说道。
    童信点点头,用鞭子抽打胯下的黑骡,待到水渠边都不待停稳便漂亮地飞身下马,继而三步并作两步跳上水渠边缘,长臂轻轻一捞,便把那顺着水渠缓缓飘下的木盆拽了过来。
    待童信捧着木盆回来时,朱棣等人方才看见,是个顶可爱的小女娃。
    新书祭天,助我成仙!献祭《学长尚在,学姐请自重》一本,没准献祭完明天就两万均订了呢?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