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走贱儒要走的路,让贱儒无路可走
张居正的骨子里,就是个法家思想,估计平日就没少看《韩非子》、《商君书》这类法家巨作,而他提醒陛下,有些人在等待着皇帝吹求过急,在等待着皇帝在愤怒、焦虑、恐慌等等情绪下,将事情扩大化。
扩大化的口子一开,那就不是人力可以阻拦了,张居正不行,王崇古不行,皇帝陛下也不行,作为元辅帝师,张居正很清楚,皇帝是个人,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仙。
一旦扩大化会带来怎么样的恶果呢?
靖康之耻。
张居正认为靖康之耻会发生,主要原因是统治阶级的无能导致的,重文轻武的祖宗成法导致武力衰弱、军备不振、联金灭辽的战略失误、财政短缺等等诸多原因加在一起,都不如统治阶级的无能这一条。
革故鼎新和祖宗成法之争,贯穿了两宋三百年,而作为皇帝,作为最终决策者,压根不想方设法的遏制愈演愈烈的党争,反而在故意挑拨加剧党锢,在中间里挑外撅,生怕朝臣们斗的不凶,还被司马光总结到《资治通鉴》里称之为帝王术。
这把人送到敌营里牵羊的帝王术,不学也罢。
朝中党争严重到勤王军勤王在吵闹中解散、在支援太原还是不支援太原的吵闹中太原丢失、主和与主战派彼此撕咬推卸责任、宋徽宗这个太上皇和宋钦宗赵桓围绕着皇位激烈斗争,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带领金兵破了太原围困开封府的时候,朝中还在党争。
张居正提醒陛下,有些人在等着陛下扩大化,扩大化之后,本有退路的人就会铤而走险、本来拥戴新政的人也会产生疑惑、而本就没有退路的人就会成为最坚定的死硬分子,最后酿成大祸,轻则阳奉阴违新政失败,重则党锢盈朝,为斗而斗。
“到党锢大兴的那一天,就可以宣布新政失败了。”张居正结束了今日的劝谏。
“先生大才,谨受教。”朱翊钧也站起身来回礼,这也是讲筵。
“先生,朕这里有本杂报,颇为有趣。”朱翊钧拿起了一份杂报,递给了张居正,笑意盎然的说道:“先生看看。”
张居正打开了这本杂报,先是眉头紧蹙,而后忍俊不禁了起来。
这本杂报叫做《笑林集》,就是专门讲笑话的。
笑话集在中原源远流长,从三国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常见的文体,比如三国邯郸淳的《笑林》、隋代《启颜录》、宋代的《调虐编》、《事林广记》、《拊掌录》。
大明也有一大堆的笑话集,比如《雅虐》、《笑赞》、《笑府》、《广笑府》、《古今笑谭》等等。
而张居正手中这本杂报,讲笑话的,是大明常见的一问一答的文体,类似于《论语》、《阳明心学》里面的问答,李贽也喜欢用这种文体。
“这本还是值得看的。”张居正看完之后,认为很有价值,是历史谣谶类型。
比如这一期,就是《论司马两晋为何推崇诸葛孔明》。
对诸葛亮的尊崇,就是从死敌晋朝开始的,而且力度极大。
诸葛亮,把司马家的老祖司马懿打到穿女装的地步,司马懿在完成了老骥伏枥之后,仍然十分推崇诸葛亮,到了司马昭、司马炎那一代人,更是把诸葛亮捧上了神坛,司马家一直在无限拔高诸葛亮。
甲问:偌大的晋朝,为何对敌国宰相如此推崇,莫非是收了蜀国五十万蜀锦?
乙答:非也非也,高祖司马懿洛水之盟,三千死士高平陵夺权;太祖司马昭即前刺帝,刃出于背;尔为帝,当如何?
脑瘫都知道怎么选。
作为皇帝的司马炎不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难道选司马懿、司马昭不成?那不是鼓励大臣们篡位吗?就司马懿、司马昭、诸葛亮这仨人摆一块,就是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都不能选错。
司马衷是天生的痴傻。
甲再问:偌大個晋国,就选不出一个来?
乙再答:倚为心腹者皆逆贼也,如刘放,魏明帝曹叡的心腹,暗中勾结司马懿,司马懿事成,则从龙之臣。
从龙之臣都是逆贼,就是司马氏开国的头等难题。
在笑林集这一期,林林总总汇集了87个西晋前期的大臣,精心挑选出的这87个大臣,每人一个笑话,放眼望去,根本没法看,不是逆贼,就是姻亲、不然就是贪官污吏。
这西晋初年的大臣,别说对标诸葛亮了,就是一个拟人的生物都没有,简直是道德荒漠。
朱翊钧看着那一长串的名单,再看看他们的事迹,别说廷议了,这完全就是勇闯恶人谷!
这既是一个笑话,也是讲的历史,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这是万阁老主办的一个杂报。”朱翊钧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告诉了张居正这是礼部弄的,算是半个官报。
“为了修《诸子汇编》?”张居正立刻明白了万士和的意图。
自从朱程理学兴盛以来,不读史就变的极为普遍,毕竟朱圣说春秋以后无大义,唯记事耳,不读史之风甚嚣尘上,而万士和弄这个笑话集,就是为了破儒学的不败金身。
用道德去约束肉食者,自古以来,没有一次成功过,这就是儒学是个骗术的直接证据。
“万阁老果然不负帝党党魁之名。”张居正夸了万士和一句,万士和在礼法这个战场上所向披靡。
当初是张居正举荐的万士和修《诸子汇编》,现在看来,这个重要人事任命,相当可靠且正确。
大明朝廷现在放下了高高在上的姿态,这种近乎于‘妖书’的办法,屡次被大明朝廷应用到风力舆论的控制之中,而且效果拔群,大抵达到了一种效果,那就是走贱儒要走的路,让贱儒无路可走。
张居正完成了自己的劝谏,曲家、曲家账簿、南衙一百四十名官吏,就是这次松江造船厂纵火、曲氏行贿案的全部人犯,朱翊钧专门下旨,对各级衙门说明了这次的情况,而后劝勉南衙其余诸官仔细办事,不必惶恐。
案首斩、其余皆流放边方,主要是流放爪哇。
朱翊钧是个皇帝,他在北衙,他根本就不知道他下了不必惶恐的圣旨之后,带来的影响,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李乐和申时行这两个巡抚,立刻成为了南衙的多数派,清丈、普查丁口、废除贱奴籍、一条鞭法等政令,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
一事不二罚,陛下的信誉之坚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既然下诏宽慰,就是代表只要不再犯,就不会翻旧账。
真的要弄到天兵南下再罢休?皇帝陛下又不是不给活路!
那广阔无垠的大海、百值抽六的税赋、开拓勋爵,就是陛下给出的置换条件,这个条件从没有变过,一直都在,曲家甚至在曲老爷子的带领下,已经完成了转型,甚至成为转型的代表人物,若非纵火,非要斩杀天上人申时行,怎么会落到如此下场?
朱翊钧收到了一条消息,曲鹤行,这个七旬老人,在牢狱之中自杀了,自己给了自己最后的体面。
在谁都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姚光启悄悄完成了对上海县县衙的整合,而后借着自己的背景,快速推进了铁马厂的落地,从厂房营造、来料产业链、再到生产装备镗床、液压件等机械,以及最最最重要的熟练工匠。
王崇古以支援松江铁马厂为由,派发了两名大工匠在内的一百七十人的熟练工匠,总办会办代办大把头七十余人,抵达了上海县,加快了铁马厂的落地,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在熟练工匠的带领下,大步向前。
这就是天上人的好处,同为晋党的阎士选,和王家屏有些关系,但王家屏和王崇古不对付,阎士选光是请这些人,要费多少周章?
四月初三,松江府新港码头上,共计一百二十条船正在驳船的牵引下离开港口,已经完成了海测,从旧港宣慰司回港的游龙号、十条五桅过洋船、八十余条三桅夹板舰,还有一些搭车的二桅船,载满了货物,前往长崎总督府,用货物交换白银。
游龙号、五桅过洋船上是有一千五百名水师锐卒,将前往长崎行都司治所大阪湾履任,驻军轮换为三年。
长崎行都司的三千额员,有一半来自长崎总督府牙兵,另外一半来自松江镇水师,比较有趣的是,当初凌云翼从山东送往长崎的一千五百客兵,有八百人被选锋选到了大阪湾守备守御千户所。
大明在倭国的厂卫——在倭京都地检特搜部,正式成立了!
船队在四月初启航,在信风之下,不用途径琉球就可以直达长崎总督府,而后回航空船抵达琉球,将琉球特产送回大明,而部分船只会南下到吕宋兰老岛的达沃城,将阉割好的倭奴贩卖给元勋群岛的农场主,而后带着丰富的种植园产品回航。
“二东家,大东家快不行了,你跟我回去吧。”松江孙氏的老管家孙鸿鸣,面带焦急的对着孙克毅说道。
孙克毅来到倭国已经快九年了,这些年一直没有回去过,现在孙克弘生了重病,眼看着就不久于人世,希望孙克毅能回去见上最后一面。
“还能有更多的样吗?”孙克毅无奈的说道:“这都是第十二个不同样的借口,让我回去,我不回去,几个侄子很不错,他们继承家业就好,我更喜欢元绪群岛。”
孙克毅当初离开就说的很明白,家里的东西都是大哥,外面开辟的都是他孙克毅的,当初就已经分家了,他现在回去算怎么回事?跟大哥争家产,让陛下看笑话?
松江孙氏富可敌国,真的很富有,孙克毅舍弃这些家产,图谋更大,他想要的是开拓勋爵。
如果能捞到一个开拓侯爵,他们家才能算是彻底跨越了势要豪右阶级,突破到了世袭官的阶级,哪怕这个世袭官是海外勋爵,在腹地不享受任何的法外治权。不是腹地勋爵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时间充足,慢慢的,元绪群岛就变成大明的腹地了,没人规定大明的腹心之地,不能扩展,从吕宋到元绪群岛也用不了多少年。
“这次是真的,大东家可能真的不行了。”孙鸿鸣甚至抹了几滴泪出来。
越是抹泪,孙克毅越是不信,当初孙家的当家就是大哥孙克弘,孙鸿鸣就是大哥的嫡系了,若不是因为徐阶弄断了孙克弘的腿,孙克毅也不能代行家主,现在,他已经离开松江府八年多了,孙鸿鸣的儿孙们只能是大哥的人。
松江孙氏内外,都不希望他这个比较叛逆的二东家回去。
越哭越假,越大的家族继承的时候,就越是利益大于亲情,很显然孙鸿鸣抹这几滴泪,根本就是孙克弘下了死命令。
“老伯,我这里可是有大哥身边大医官的书信,大哥身体好着呢!骗我能不能换个好点的理由!”孙克毅拿出了证据,压根就没有恶疾,就是孙克弘偏执病犯了。
孙克弘固执的认为,在他腿断了之后,不是孙克毅出面主持大局,孙家早完蛋了,所以要把所有的家产都留给孙克毅,这才一直让孙克毅回去。
“那就只能硬请了。”孙鸿鸣也不装了,几个家丁立刻围了上来。
“退后!统统退后!”孙克毅手里举着一把火铳,身后是十几名牙兵,他笑着说道:“老伯啊,这里是长崎总督府,是我的地头!你就是条过江龙,这都跨了海,你还想强行把我绑回去?”
“我是朝廷命官!长崎总督府市舶使,你意欲劫持朝廷命官,我杀了你,闹到陛下面前,也是我有理!退后!”
孙克毅看孙鸿鸣坐下之后,才收起了火铳说道:“老伯啊,不是我不回去,是我没法回去,孙家必须分家,要是松江孙氏不分家,那就只能让陛下来肢解了,本就是富可敌国的豪奢户,再加上海外勋爵,朝廷内外上下不禁要问,我们孙家想干什么?”
“陛下有容人之能,但我们孙家也要长点眼色,我真的回松江府继承家业,过不了几年,咱们孙氏就得学了曲家,分家对谁都好,大哥在这件事有点幼稚了,你让本家人都劝一劝。”
“曲家老爷子在元勋群岛开了两万顷地,曲家倒了,就是不能全部鲸吞,也能吃下万余顷了。”
孙克毅把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只有分家,才不会被朝廷忌惮,不分家,他们孙家就是下一个曲家,肥了就杀,那不是理所当然?只有迈过了这个阶级,实现了阶级的跃迁,才能有一些保障。
“唉,能说的不能说的,都说了,大东家还是想让二东家回去。”孙鸿鸣看着火铳,叹了口气,他劝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孙克弘腿断了后,就变的格外的偏执,谁说都不听,也就孙克毅说的话,能听进去一些。
“大伯在长崎逛逛,我还有事。”孙克毅真的有事,总督徐渭叫他过去议事。
指挥使李诚立、市舶司提举太监王朝、巡按御史罗应和等人已经到了,孙克毅最后一个到,家里来人,总要见过才是。
徐渭拿着一本塘报说道:“倭国京都公卿里出了一个硬骨头,名叫神田真一,他是民部省大臣,他在倭国朝廷主张自己印钞,就是用私铸钱,来对抗大明海外通行宝钞的渡来钱,闹出了不小的声势,连织田信长都去听了他的聚谈。”
“神田真一说,只要他还在一天,就不会任由大明宝钞,在倭国的通行。”
“我的意见是,让他离任,民部省可以换个大臣,这样他不在了,大家都不违背承诺。”
徐渭说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色各有不同。
巡按御史罗应和低声说道:“织田信长肯吗?这个神田真一是织田信长好不容易寻来的民部大臣,颇有才干,而且做计寮的时候,就主持印钞铸钱之事十数年,织田信长大约不会如此顺利答应。”
徐渭满不在意的说道:“他最好答应,不答应也没关系,不答应就给毛利辉元消息,让他做掉神田真一就是,一如他刺杀织田信长一样。毛利辉元杀人,又不是我们大明杀人。”
“我们长崎总督府是清白的,并且为神田真一的死表示哀悼。”
“织田信长会想明白的。”
徐渭相信,织田信长会做出明确的选择,大明宝钞在倭国通行,是大明羁縻倭国的重要绳索之一,不容有失,这个神田真一对倭人而言,可能是个英雄,但他阻碍了大明宝钞在倭国通行,这就必须离任。
当织田信长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甚至把亲妹妹,号称战国第一美人的织田市送到了大明,才换到了苟延残喘的机会,自从大明给出了十七条的条件后,织田信长这个安土幕府的存续,就和倭国人没有了关系。
织田信长的安土幕府的存续,不需要倭人的认可,只需要大明认可就可以保证存在了,这个时候,织田信长就只能做出一些违背倭国利益的决定。
当别人家的狗,就是这么的身不由己。
当大明的狗本不是这样的,朝鲜当了大明二百多年的狗,大明没有干预过朝鲜任何事务,只有在景泰年间,礼部尚书胡濙,曾经要求朝鲜严格执行《藩国仪注》中的跪礼,必须行跪礼接受大明的册封,这是大明对朝鲜的唯一要求。
对于朝鲜的君王而言,只要肯磕头,就能换到一年数次朝贡贸易的堪合,而李氏朝鲜的地位也会坚如磐石,这是个十分划算的买卖。
但轮到倭国当狗的时候,就变了,大明的手几乎想要伸到任何角落,甚至连民部省大臣的任免,都要干预。
大明刚刚走出了东南倭患的困局,徐渭更是平倭的当事人,跟他谈原谅,只会被十八斤火炮塞嘴里。
“织田信长作为从一位摄政关白太政大臣,来信说,要在倭国全境范围内推行一公二民政策,取消各地令制国繁杂税目,改为统一的一公二民。”徐渭说到了第二件事,倭国的税务改制。
织田信长现在被倭国天皇授予了摄政关白的职位,从一位太政大臣的荣誉,成为了实质性的安土幕府,现在代行政权,开始对倭国整体的税制进行改革了,这是一个阳谋,一旦这条政令弄的人尽皆知,那么不执行这条政令的大名,就会失去民心。
羽柴(丰臣)秀吉、老狐狸德川家康、屡战屡败毛利辉元,其实都算不上是天降猛男。
天降猛男,通常用来形容国朝陷入困境时出现的强大领导者,他能够力挽狂澜,带领国朝走出危局,走向复兴,而这类的人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下场凄惨。
毫无疑问,织田信长是倭国天降猛男,是倭人的幸运,至少织田信长还在追求一些公平和公正,将倭国的平民带出战乱的地狱。
“配合一公二民的则是刀狩令,收缴民间的兵器,归于军器监管理,实行农兵分离,让武士住到城池中,让平民在乡野田亩之间耕种,这也是织田信长一贯的主张,他认为倭国之困局,皆因武士斗狠而起,当武士集中城池,那么纷争自然而然会结束。”徐渭说起了倭国税务改制的重要配套政策,刀狩令。
实现了农兵分离后,各大名就不能再动员庞大的兵力,每一次的征战都是对生产的极度破坏,而农兵分离之后,矛盾冲突和斗争,将从集体战争改为统治者之间的内斗,大名们不能再裹挟数量最多的农民参与到战争,这样一来,规模上会小很多很多,而基本的生产也能得到保证。
“看得出来,织田信长真的想要结束倭国战乱,即便是因为大明的强干涉,他不能成为天下人,退而求其次成为了幕府将军,但依旧想要结束这乱糟糟的世道,让倭国的上下都喘一口气。”孙克毅由衷的说道:“真的是一个锲而不舍的家伙。”
如果按照弘毅的标准而言,织田信长在面对生死威胁,在自己的儿子死于刺杀之后,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这就是毅,而他的主张里,不光有朝廷的公卿、令制国的大名,还有受苦的平民,这就是弘,心怀万方黎民。
织田信长完全称得上是个君子。
“我们应该支持他的主张。”徐渭看向了所有人说道:“无论是一公二民,还是刀狩令,都会被广泛反对,战争会进一步的升级,而我们长崎总督府的手,就可以更加深入。”
“倭国有九百万丁口,靠大明军兵去杀,所有的刀都砍卷刃了,都杀不完,但没关系,他们自己杀的话,就会快很多。”
“啊,现在大约只有八百万了。”
倭国这种亢奋的繁华,背后是人口的急剧流失,本就人多地狭的矛盾,得到了缓解,只要继续这么杀下去,倭国会看起来更加繁华,到时候控制着宝钞发行的长崎总督府一旦放开了宝钞的限制,倭国会处于何种地狱?
徐渭有着非常明确的灭倭计划,他是那种极端灭倭主张的拥趸,死掉的倭寇才能让人放心,半死不活的情况,一定要狠狠地补一刀。
现在议事的众人,全都是一样的疯子,坐在这里的人、在长崎总督府活动的牙兵,谁家里没有血仇?
“我们支持他的主张,但只提供除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孙克毅再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大明的军兵决计不会为倭人拼命,陛下曾经明确下旨,谁让大明人为倭人拼命,谁就是历史的千秋罪人。
“今岁的商贸会又要开始了,仍如旧例,不收宝钞,只收现银,尤其是看好咱们大明的商贾,要告诉他们,在倭通行宝钞,只在倭国通行,在大明没有任何的兑现的可能。”徐渭揉了揉眉心,略显有些无奈。
无数次的三令五申,但依旧挡不住大明商贾对在倭通行宝钞的热情,这是大明钱荒导致的,这些个宝钞在大明居然也有人认可,这让长崎总督府颇为无奈,严令禁止,仍然有部分宝钞会回流大明。
大明的确不会兑现在倭通行宝钞,但倭国的大名们掌控银山,他们认可在倭通行宝钞,只要把这些宝钞拿到这些大名的地界,就可以兑现,所以实质上,在倭通行宝钞,也算是可兑现纸币的一种,慢慢的,自然有人持有。
“兵仗局承诺今年年底有五百万轧印银币的产能,明年年底超过650万银,是不是能缓解一点钱荒?”罗应和眉头紧锁的问道。
“不能,大明现在陷入了银币越多就越少的困境之中。”徐渭往后靠在了椅背上,两手一摊,表示对这个问题的无奈,银币越多就越少,这个荒谬的结论,还在发力,而且愈演愈烈。
银币越多,经济就越活跃,经济越活跃,需要的银币就越多,相对经济总量而言,银币相对数量和比例,反而越少,不能供应市场需求。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