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 第949章 好大的胆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哥,这又是何苦呢?毕竟,在天下人的眼里,咱们这些辅政王大臣,就是一个整体啊!三哥丢了脸,咱们也跟着一起捞不着好。”
    老九不愧毒蛇之名,他一张嘴,就让老五愣住了。
    “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吧?”老七余怒未熄的追问老九。
    老九装模作样的走到老三的跟前,大声说:“三哥说错了话,该罚。以小弟之见,索性就罚他去大行皇帝的灵位前,跪一整天,不许用膳。”
    玉柱差点笑出了声,这叫什么惩罚?
    不过,玉柱不打算站出来添油加醋。
    让老三和老九混进辅臣队伍里,玉柱就是想让他们时不时的搅个局,说几句恶心话,免得老五和老七掌权太容易了,失了必要的牵制。
    四王是亲兄弟,玉柱是外人尔。
    兄弟吵嘴,正常得很。若是外人掺和了进去,斗争的目标,反而会转移到玉柱的身上。
    玉柱不吱声,张廷玉也不敢吱声。
    马齐仗着资格老,又想帮着玉柱出出气,便插话道:“总不能这么轻易的算了吧?”
    老五瞥了眼马齐,又看了看玉柱,心头的火气,反而消了大半。
    老九说的没错,大行皇帝刚刚驾崩不久,辅臣集团就闹出了内讧,成何体统?
    老七比较了解老三,老三一向喜欢暗箭伤人,他在暗中干的龌龊事儿,何止是一桩两桩呢?
    张廷玉瞥了眼马齐,心说,马齐老矣,尚能饭否?
    在皇权砖制的社会,家务事和国事,其实不太可能分得很清晰,界限也异常之模湖。
    玉柱都不想说话,马齐这一掺和,好嘛,老五和老七反而警觉了。
    老五不再穷追不舍,老七也坐回去,端起了茶盏。
    人在庙堂混,大家说话也都是含而不露,故意让你去猜。
    这个时候,摆出的姿态,也就具有极大的暗示性。
    老九见局势已经缓和了下来,赶紧冲老三丢了个眼色。
    老三只是做人比较阴罢了,他一点都不蠢。
    “五弟、七弟,哥哥我一时不察,说了错话,对不住了。”老三也是能屈能伸之辈,在老九的提醒下,他居然当面扎千,赔礼道歉。
    老三再阴,毕竟是哥哥。
    哥哥服了软,若是继续穷追勐打,徒惹外人看笑话!
    “罢了。不过,三哥啊,不是我说您,往后啊,说话还是多注意点分寸。”老五毕竟厚道,既然老三认了错,他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随即作罢。
    老七没吱声,却下意识的瞥了眼一言不发的玉柱。实话说,玉柱的心思,老七真没看明白。
    玉柱明明看见了老七的小动作,却只当没看见似的。
    当务之急,别的都是虚的,赶紧把新军扩编到五至八镇,方为正道理也!
    吏部和户部,两大实权衙门,玉柱都不在乎,更何况,老三想阴人的区区小事呢?
    在天朝,很多原本的铁杆兄弟,只要一起合伙做生意,或是一起掌了权,九成以上,最终会撕破脸皮。
    本质是,只有一个人说了算,其余的人,要么俯首贴耳的当弟弟,要么被扫地出门。
    安禄山和史思明如此,曾为“刎颈之交”的张耳和陈余是如此,黄帝和炎帝亦是如此。
    在老九的缓颊之下,老三出去跪大行皇帝了,老五和老七不吱声,也就是默许了。
    从头到尾,玉柱一直是冷眼旁观,不发一语。
    历史早有明鉴,司马懿和德川家康,都是出了名的老乌龟,却都笑到了最后。
    偶然之中,其实蕴藏着必然。
    混庙堂之人,不能忍的家伙,迟早是个悲剧。
    实力不够的时候,冒然出手,等于是自寻死路。
    比如说,高平陵政变之后,淮南的王凌、母秋俭和诸葛诞,先后起兵,先后被灭族。
    以地方对抗朝廷,因为实力不足的缘故,失败的概率大得惊人!
    前明的高拱,本是裕王最信任的讲官。因为做人太高调了,隆庆二年就被徐阶整下去一回。
    后来,隆庆帝刚刚驾崩,高拱又被张居正和冯保联手,赶下了台。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放之四海而皆准也!
    实践证明,哭灵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体力活。
    大清立国,垂七十八年之久,各项典章制度,日臻完备。
    哭灵,也是如此。
    受过国恩的有官者和有爵者,都必须参与哭灵的集体活动。
    哭灵,也不是一窝蜂的,一起上,一起退。
    而是在礼部司官的安排下,分批次的轮番进乾清宫哭灵。
    内命妇,在慈康皇太后的率领下,跪到了老皇帝的灵位前,放声痛哭。
    实际上,老皇帝的驾崩,慈康皇太后不仅没有丝毫的悲伤,反而,觉得格外的欣喜。
    这个嘛,虽然慈康皇太后,也是老皇帝的表妹。但是,从进宫之后,她就从未受过宠。
    表面上看上去,进宫不久,慈康皇太后就封了妃。后来,又封了贵妃、皇贵妃。
    实际上,饮水的冷暖,只有各人自己知道。
    不客气的说,看似身份尊贵的慈康皇太后,侍寝的次数,还赶不上德妃的一个小零头,等于是守了几十年的活寡。
    反正吧,老皇帝已经死了,慈康皇太后成了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没有之一。
    只是,慈康皇太后却不知道,就在她的身后,酝酿了一场巨大的风波。
    众所周知,庶妃色赫图氏,乃是今上的生母,迟早要晋皇太后之位。
    但是,诏书未下之时,名不正,则言不顺。
    庶妃色赫图氏的哭灵位置,就颇令礼部的人,感到头疼了。
    手下人碰见了难题,自然要向上禀报。这么一来,兼管礼部的张廷玉,也就责无旁贷了。
    张廷玉不敢擅专,赶紧把事情禀给了玉柱。
    玉柱仔细的一琢磨,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想起了一件历史往事。
    “衡臣啊,庶妃色赫图氏的地位异常特殊。虽然册为皇太后的诏书未下,就此安排在嫔位,只怕是不太妥当的,也很不尊重。这么着吧,就让她和诸位妃母一起哭灵吧。”玉柱拍了板,张廷玉自然要照着做了。
    实际上,张廷玉来找玉柱,并不是想推卸责任。而是想告诉玉柱,如果将来背了黑锅,可是我替您老人家背的。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玉柱拍的板,导致出了岔子,板子也肯定只可能打到张廷玉的屁股上。
    难道说,张廷玉还敢把玉柱推出去,做他的挡箭牌不成?
    就这么着,庶妃色赫图氏的哭灵位置,恰好和成妃、德妃、荣妃、宜妃及惠妃,成了并排。
    德妃是个地道的明白人,她哪敢和庶妃色赫图氏,跪在一排呢?
    于是,德妃悄悄的往后挪了半个身位,跪到了色赫图氏的身后。
    成妃戴佳氏,就在德妃的另一侧。见德妃忽然去了后边,她凝神一想,马上明白过味儿了,赶紧学着德妃的样儿,也向后挪了半个身位。
    荣妃这个人吧,早年间比较得宠。尤其是,康熙十二至十六年之间,她每年都有诞育皇子和皇女。
    甚至有段时间,康熙前十个皇子中,有五个都是荣妃马佳氏所出,其地位可见一斑。
    但是,自康熙二十年以后,荣妃渐渐的失了宠。
    根子问题呢,荣妃这个人,心不细,性子有些马大哈,而且,管不住嘴。新鲜感过去之后,就被老皇帝厌弃了。
    见荣妃没动地方,成妃因欠过她一个大人情,心有不忍,便在暗中拉了拉她的孝服衣袖。
    荣妃察觉到有异,回头一看,见成妃一直冲她挤眉弄眼的使眼色。再看德妃也去了后排,哪还能不明白呢,赶紧也挪到了成妃一排。
    大阿哥当年得势的时候,惠妃曾经一度深信不疑,她将来必能登上皇太后的宝座。
    只是,大阿哥实在是太蠢了,居然当着老皇帝的面,说是帮着杀掉老二,免得汗阿玛留下骂名。
    后又被老三揭发了巫蛊之事,至今被圈禁在直郡王府里。
    德妃和惠妃向来不和,自然不可能提醒她了。
    成妃对惠妃,更是没有丝毫的好感。因为,大阿哥得势的时候,曾经当众拿老七的腿短,开过玩笑。
    老七生下来,就腿短。在十分迷信的大清朝,正所谓不祥之兆也。
    实话说,老皇帝若是更迷信一些,像民间的蠢夫愚妇一般,索性把残疾婴儿,扔进水缸里,也不是啥难事。
    所谓虎毒不食子,老皇帝虽然没舍得杀子,但是,成妃戴佳氏就此失了宠。
    成妃冷冷的想看惠妃的笑话,哼,叫你纵了儿子猖狂得意,等着挨今上小皇帝的收拾吧!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妃嫔报仇,亦如是也!
    忍常人所不能忍,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只是,成妃做梦都没有料到,就算是秦桧也有三五好友呢。
    乾清宫的某位首领太监,曾经受过惠妃的恩惠,不忍见她倒霉,便趁着递帕子擦泪的机会,暗示了惠妃一下。
    这么一来二去的,荣、成、德、惠这四妃,都跪到了后排。
    唯有很不会做人的宜妃,兀自与庶妃色赫图氏,并排跪在了前列!
    宫里的事儿,向来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但是,强热带风暴,已经转成了台风,宜妃正好处于风眼之上。
    PS:昨天的三更,补齐了。票票很少了,码字无动力啊。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