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 第312章 康熙的宠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天气一天天转热,康熙在紫禁城里,就待不下去了。
    很快,老皇帝便下了旨意,要侍奉皇太后,一起移驾畅春园,避暑纳凉。
    畅春园,坐北朝南,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为议政和居住用的宫殿部分,北部是以水景为主的园林部分,占地约九百余亩,合六十余顷。
    园林山水总体设计由宫廷画师叶洮负责,又命江南园匠张然,叠山理水,整修万泉河水系,将河水引入园中。
    为防止水患,还在畅春园西面修建了西堤,即今颐和园的东堤。
    皇帝出行,地动山摇。
    旨意既下,整个内务府,就全速运转起来。
    平时是三个总管轮值,皇帝移驾,就要有所分工了。
    赫奕、马武和玉柱,坐一起,一边喝茶,一边商量着,就把分工给定了。
    马武和赫奕的年纪都不小了。赫奕生于顺治十二年,今年已经五十七岁了。马武稍微年轻一点,但他今年也有五十三岁了。
    玉柱多大?
    嘿嘿,玉柱生于康熙三十年,今年刚满二十一岁。旗人,落地就算一岁。
    如此年轻的正三品内务府总管,国朝以来,玉柱是第一人!
    年轻人嘛,比较适合跑腿,玉柱就负责了可以把腿跑细的外膳房。
    紫禁城内的膳房众多。
    景运门外的膳房,同时管着茶和膳,一般称为“外膳房”,负责嫔以下的皇帝女人、太监和宫女们的膳食。
    以嫔这一级为界,嫔(含)以上的宫里女人,每人独居一宫,且都有单独的膳房。
    乾清宫御膳房是专为皇帝服务旳膳房,位于乾清宫门正对面,又称“大内御膳房”。
    此外,在圆明园、畅春园等等御园内,也设有膳房,称“园庭御膳房”。
    在热河、泺河、张三营等行宫设膳房,称“行在御膳房”。
    只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
    即将出门之时,皇帝随行妃(嫔)的膳房,要跟着一起上路,她们的各种物资供应,就都归玉柱负责了。
    四妃之中,德妃乌雅氏最受宠。以前,总是她跟着康熙出行。
    这一次,玉柱的姑爸爸,小佟贵妃跟着出了宫。德妃反而留在了宫里,负责主持深宫里的大局。
    照道理说,从玉柱担任内务府总管的那天起,小佟贵妃就不可能再权摄六宫了。
    玉柱毕竟是宠臣,康熙也很给他面子。
    过渡了几个月后,直到出宫去畅春园之时,康熙才不动声色的换了德妃上台管事。
    宫里的饮食,约束极严,条条款款也异常之清晰。
    外膳房的各项大事,也早有定例。
    一旦有人做错了,该掉脑袋,还是该打屁股,都有规矩在,不需要玉柱多操心。
    难办的是,妃嫔们超出定例之外的各种特殊要求。
    这不,圣驾刚刚启程不久,老五的亲妈宜妃娘娘,就命人唤了玉柱过去。
    老五从小养在皇太后的身侧,他和亲妈的关系,也就是看似母慈子孝的面子情罢了。
    反而是老九,他由宜妃一手抚养长大,母子感情甚深。
    玉柱把老九给坑惨了,还不止一次。他见了宜妃,自然是丝毫不敢大意。
    “内务府总管,臣玉柱,叩见宜妃娘娘,宜妃娘娘万福金安。”
    到了宜妃的马车外头,玉柱小心翼翼的行了大礼,以免被挑毛病,说他礼数不周。
    这个主要是玉柱的处境太尴尬了!
    单单是老九,也就罢了。问题是,玉柱和老五是铁杆安答。
    玉柱若是对宜妃不恭,闹出了事儿来,老五的脸面上,肯定挂不住。
    这便是投鼠忌器的进退两难了!
    “玉柱,你当的好差啊,本宫这里全是肉,青菜全无,你安的什么心?”宜妃劈头盖脸的就把大帽子扣了下来。
    尽管隔着车厢和车帘,玉柱已经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玉柱心里明白的很,宜妃早就想寻他出气了。
    几件事汇集在了一起,宜妃已经憋了很久!
    第一桩,老九在崇文门监督衙门里失言,险些被康熙拔刀宰了,结局是闭门读书。
    第二桩,一废太子之时,又是玉柱跳了出来,害老九被圈禁在阿哥所里。
    第三桩,康熙四十八年,老皇帝大封诸皇子的时候,草包老十都成了敦郡王,老九却只是个夹不上筷子的贝子。
    如果是惠妃当面,玉柱肯定会想方设法的予以反击。
    问题是,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老五的面子,却不能不给。
    玉柱婉转的说:“回娘娘,下头的人,敢怠慢任何人,唯独不敢怠慢娘娘您呐。”
    宜妃好不容易才抓住了确凿的证据,肯定不可能听玉柱的解释。
    “可问题是,偏偏就少了本宫的青菜,你们内务府也太欺负人了吧?”宜妃盛气凌人的训斥玉柱。
    玉柱心里明白,负责送青菜的人,绝对不敢慢待了宜妃,顶多也就是人多手杂的忙不过来,导致送晚了点而已。
    但是,宜妃故意借题发挥的耍流氓,是不可能解释得通的。
    玉柱只得打起精神,始终保持着沉默。
    宜妃打的主意,其实也很粗浅,只要玉柱受不了,敢反嘴,就可以扣个大不敬的帽子。
    可是,玉柱干脆不辩解了。宜妃骂了半刻钟,骂累了,也甚觉无趣儿。
    玉柱索性躺平了,宜妃还真拿他没啥好办法。
    内务府大臣,别看只有正三品,却只有皇帝才能下旨打板子或是砍脑袋。
    宜妃顶多抓住机会,骂一通,出出气罢了。
    安答之母,即吾之母也!
    冲老五的面子,玉柱也不和宜妃一般见识,由着她发泄怨气。
    等宜妃骂够了,玉柱这才提议说:“回娘娘,既然采买上的人如此的怠慢,且不中用,臣这就去向皇上请旨,拿了负责采买的诸官,交慎刑司严办,可好?”
    宜妃被玉柱的阴刀子,给噎的直翻白眼。
    众所周知,内务府里,负责采购鲜菜的部门共有好几个,一是“掌关防处”下设的“菜库”,一是御膳房下设的“收鲜处”和“买办处”,一是位于京郊南苑的“御用菜园”。
    这几个油水超级足的部门,他们想怎么贪皇帝的银子,就怎么贪,玉柱从来没有插过手。
    现在,既然宜妃借的是鲜菜供应不足的名目,玉柱顺水推舟的将了宜妃一军。
    娘娘,既然下头的人怠慢了您,那好,臣找皇帝出面,替您出了这口恶气,可好哇?
    然而,傻子都知道,内务府里负责采买的官员们的背后,哪个没有硬靠山?
    别的且不说了,单单是菜库的总领,就是德妃的娘家堂弟。
    收鲜处的总领,是惠妃娘家的门人。
    买办处的总领,那就更厉害了,他是梁九功的族侄。
    得罪了梁九功,比得罪了皇太后,还要可怕十倍不止。
    皇太后禀性宽和,只顾着颐养天年,尽量与人为善。哪怕下头的人犯了错,皇太后基本上不会计较。
    梁九功就不同了,这小子是出了名的小心眼,睚眦必报。
    玉柱真去禀了皇帝,办了负责采购青菜的这些人。梁九功的含恨报复,就算是宜妃,也肯定是吃不消的。
    《甄嬛传》里,苏培盛有多牛?不夸张的说,梁九功比苏培盛更胜数筹!
    “算了,若是真追究下去,反而坏了本宫的好名声,你跪安吧。”
    玉柱略微使了点小手段而已,宜妃自己倒先怂了。
    说白了,宜妃这就属于典型的拎不清了!
    玉柱若不是看在老五的面子上,没有真的和宜妃计较,他多的是手段,挨个收拾了宜妃的身边人。
    撇开宜妃这里的小插曲不提,整個外膳房的供应工作,其实是井井有条的。
    因为,玉柱还是老办法,供应的膳食菜肴送到了后,相关的负责人,都必须到文德纳这里来签字画押。
    玉柱的套路很深,他绝不搞空口白牙的那一套虚的东西,就信白纸黑字的签字画押。
    您呐,几点送到的,送了多少,一一列清楚喽。
    等签了字,用了小印后,再出了大事,玉柱只须一查底档,就很方便的找到责任人了。
    谁是谁非,一目了然!
    大清朝的事儿,就怕认真!
    玉柱一认真,底下的人,就怕了!
    再说了,玉柱并没有深究采购物资的底价,刻意去挡大家的财路。
    如果,连给娘娘们供应东西,都要晚送,甚至是送出错了,那就别怪玉柱六亲不认了!
    原本,马武和赫奕是憋着坏,想看玉柱手忙脚乱的笑话。
    却不成想,整个外膳房,被玉柱收拾的井然有序,纹丝不乱。
    玉柱明知道整个内务府都烂透了,却管他该管的差事,绝不肯多管半件闲事。
    人在官场,最忌讳的就是,你把手伸到别人的碗里去了!
    反正,大家都在贪皇帝的银子,皇帝都睁一眼闭一眼的难得糊涂,玉柱又不是疾恶如仇的老四,何苦去操那份闲心呢?
    到了畅春园后,康熙住进了清溪书屋,皇太后则住进了澹泊为德宫,其余随行的妃嫔也各就各位。
    至于,玉柱的住处,是紧挨着清溪书屋的一排竹屋,方便老皇帝随时随地唤他进去问话。
    只是,马武和赫奕,却住到了园子外面。
    老皇帝这么一区别对待,立时凸现出玉柱的盛宠了!
    (ps:回晚了,太累,先将就着看吧。)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