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 第236章 无妄之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曲阜,济宁府的辖县,孔子的故乡,是黄帝生地、神农故都、商殷故国、周汉鲁都,东方文化重要发祥地。
    康熙的历次南巡,都要到曲阜(读富),去拜孔庙。
    这一次也不例外。
    御舟抵达了济宁之后,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在衍圣公孔毓圻的陪同下,直奔孔府。
    汉高祖十二年,高帝封孔子的第八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长孙便有了世袭的爵位。
    其后的千年时间里,孔子苗裔的封号屡经变化,至北宋至和二年改封为衍圣公。
    除了短暂的封为奉圣公之外,后世一直沿袭衍圣公的封号。
    现任的衍圣公孔毓折,字钟在,乃是孔子的第六十六代后裔。
    玉柱骑着大马,老十八骑着小马,一起陪在康熙的御辇边上。
    “自皇上御极以来,四海升平,亿民安居,拓疆万里,文教兴盛,此诚千古未有之盛世也。”骑在马上的衍圣公孔毓,一口气说了一长串颂圣的马屁话。
    哎哟喂,玉柱的牙齿都快被酸掉了。
    不过,晚年的康熙,就喜欢听这种顺耳话。
    只见康熙抚须,微笑道:“仰赖祖宗的鸿福罢了,仍有颇多不足也。“
    玉柱暗暗好笑,一听就是假话。
    不过,谁敢在这个时候说真话,那才是天下最大的傻蛋。
    衍圣公孔毓,生于顺治十四年,康熙则生于顺治十一年,他们的年纪相仿,倒也颇有共同语言。
    孔毓圻倒也机灵,总是说些个长生和养生的话题,康熙对此大感兴趣。
    两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女人的身上。
    “不知,钟在贤弟,夜御几女?”康熙这么一问,周围的人全都扭过头去,不敢再听下去了。
    孔毓圻楞了一下,好在反应极快,马上笑道:“回皇上,臣老矣,只能望美而流口涎也!“
    康熙得意的一笑,说:“朕尚能夜御三女也。”说罢,下意识的警了眼老十八。
    嘿嘿,此子乃是证明康熙之能力的最佳证据也。
    老十八还小,不知道夜御是个啥意思,就小声问了玉柱。
    玉柱憋住了笑,小声说:“等十八爷您大婚之时,便知分晓。”
    他这么一说,老十八反而秒懂了。
    老十八撇着嘴,不满的说:“大柱子表哥,你少来骗我,我大婚之前,汗阿玛会赐下宫女的。“
    玉柱笑嘻嘻的说:“宫女肯定不如你的嫡福晋有味儿。”这话就带着股子邪味儿了。
    逗着孩子玩儿嘛!
    如今的玉柱豁然开朗,他终于彻底的明白了,王振之于明英宗,刘瑾之于明武宗,魏公公和朱由校之间的亲密关系。
    所谓大伴,就是长期在身边陪玩的玩伴也!
    大柱子童鞋,除了不是太监之外,和魏忠贤做的事儿,其实也大差不差了。
    仔细一想,从小陪着玩大的老太监,对小皇帝的脾气,能不了解么?
    不管是王振,还是刘瑾,或是魏公公,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太监了。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极通人性,完全掌握了小皇帝的喜怒哀乐。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小皇帝被他们伺候久了,很自然是感情颇深,也很信任的。
    南宫复辟之后,明英宗曾亲口说:王先生并无误朕之心。
    遭遇了土木堡之变,被蒙古人抓了去,又被弟弟关在南宫长达八年之久,明英宗不仅不恨王振,反而颇为思念之。
    由此可见,明英宗对王振的信任之专?
    原本,在玉柱的生活里,并无老十八什么事儿。
    可是,上天偏偏把老十八送到了他的身旁,玉柱自然不可能放过大好良机了。
    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玉柱肯定会想方设法的不让老十八早早的天折了。
    到了地界后,玉柱和老十八,随在康熙的大队伍里,先去拜了孔圣庙。
    曲阜孔庙,又称“阙里至圣庙”。
    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孔庙。
    庙内有殿堂、坛阁和门坊等464间。孔庙的四周,围以红墙,四角配以角楼,是仿北京紫禁城样式修建的。
    孔庙与相邻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称“三孔”。
    严格意义上来说,玉柱也算是至圣先师的门徒。
    只是,玉柱学习儒术和八股文,目的也就是为了考中进士罢了。
    说句心里话,中了状元之后,玉柱就把八股文丢到了脑后,再也没有碰过了。
    只是,玉柱忘了,他可是大清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合榜的满洲状元郎呢。
    康熙正需要人溜须拍马之时,岂能忘记了他这个大祥瑞?
    满洲出了状元郎,此诚文教兴盛之吉兆也。
    于是,玉柱被叫到了康熙身旁,陪着老皇帝拽文。
    客观的说,由于真的下过苦功夫,玉柱的文学功力,异常之深厚。
    但是,玉柱属于小镇做题家一类的务实搞法,只钻研了八股之术,并没有用心学习过吟诗作词的旁门左道。
    这就好比,九流小镇上的超级学霸青年,和魔都的学生们比考试成绩,属于是碾压式的完胜。
    但是,跳交谊舞啊,怎么优雅的吃西餐啊,制作航模啊,比李家诚还懂投资啊,英文的口语啊,这当素质教育的内容,小镇学霸肯定就歇菜了!
    玉柱做的诗,干巴巴的,除了勉强压韵之外,别无长处!
    不过,写诗作词的方面,康熙就是个半瓢水,衍圣公比玉柱的水平,还要差劲一些。
    这么一来,就是半斤八两的大哥莫笑二哥了!
    说白了,身居高位的人,争权夺利都嫌没时间,谁会去研究诗词啊?
    这就好比,某些院士或是名教授,当校长或院长才是主业,搞科研不过挂个名的副业罢了。
    这些人,成天到处演讲,拉经费,搞关系,怎么可能潜心搞科研呢?
    三个烂水平的水货文人,凑一块儿,你吹我捧,倒也自得其乐!
    拜过了孔圣之后,康熙移驾衍圣公府。
    玉柱借口老十八待不住了,领着小孩子,溜之大吉,逃离了难熬的苦海。
    在场的阿哥们,全都眼巴巴的看着玉柱和老十八走了。
    老十五,望着老十八的背影,他的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他和老十八,都是密嫔王氏的亲儿子。可是,康熙很不喜欢老十五。
    其中的原因,老十五心里也有数。主要是他一时不慎,竟然暴露了有志于大位的企图,被康熙亲耳听见了。
    从那以后,康熙再也没有正眼看过老十五。
    这次南巡,老十五能够跟过来,还多亏了生母密嫔帮着说好话。
    说起来,老十五和太子胤初的关系,其实是很近的。
    因为啥呢?
    老十五的嫡福晋瓜尔佳氏,汉军正白旗,乃是三等伯、福州将军石文炳之庶次女也。
    巧合的是,现任太子妃也姓瓜尔佳氏,乃是石文炳之嫡长女也。
    嘿嘿,太子和老十五是正经的兄弟兼连襟的亲密关系。
    正常人当了太子,肯定会善待老十五,并重用他的。
    当今太子胤初,却格外的与众不同。
    据说,老十五带着嫡福晋去拜见太子妃,恰好胤礽在场。
    结果,胤初这货,楞是端着储君的架子,让老十五和小瓜尔佳氏,一直跪在地上回话,足足跪了半个时辰。
    打那以后,老十五就远远的躲着太子了。
    就连小瓜尔佳氏,即使进宫去朝拜皇太后,也再不去毓庆宫,看望她的姐姐了。
    站在玉柱的立场上,看这事,嘿嘿,这简直是自己作大死啊!
    太子胤初,开局完全是一副王炸性质的好牌。到最后,却落得个两次被废,圈禁而死的下场,实在是性格决定命运呢。
    见玉柱和老十八溜了,老十六的胆子比较大,他连招呼都没打一个,也跟着溜了。
    “十六哥,你不怕汗阿玛骂你么?”老十八其实很聪明,他一看老十六鬼鬼祟祟的样子,就猜到了真相。
    老十六摸着鼻子,多少有些尴尬的说:“有你在场,我就不怕挨骂。“
    玉柱不由笑了,他和老十六的接触极少,顶多也就是个认识罢了。
    在诸多皇子阿哥之中,和玉柱有仇的是:老二、老八、老九、老十和老十四。
    和玉柱关系甚密的皇子阿哥,也都是无缘大位的几个,比如说,老五和老七,这两个残疾阿哥。
    还有,老十二这个没有势力却有野心的家伙,以及侠王老十三。
    至于老四嘛,嘿嘿,玉柱压根就不打算和他太过亲近了。
    老四这家伙,需要你的时候,嘴巴甜如蜜。想报复你的时候,怎么狼毒,怎么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隆科多和年羹尧。
    玉柱曾经亲眼看过相关的旨意。
    老四在上谕里,公开称呼隆科多舅舅,又对年羹尧说:朕已经不知道该怎样疼你才好。
    结果呢,隆科多被圈禁后,让人用湿纸捂住口鼻而亡。
    据野史记载,年羹尧死活想不通,折腾着不肯死。李卫亲自带人,强行勒死了他后,再挂上的房梁。
    也怪老十六的运气不好,康熙居然临时想到了他的身上。魏珠一问,十六爷跟着十八爷一起走了。
    魏珠不是梁九功,他没敢往玉柱的身上引。
    但是,康熙何等精明,他马上就把玉柱叫了去,劈头盖脸的斥责了一通。
    最后,罚了玉柱和老十六,一起去刷马。
    这简直是无妄之灾,还没处说理儿!
    (ps:两更搞完,腰疼,收工歇着去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